
本版导读
弘扬实干精神 追求卓越发展
文章字数:1,656
成都市青白江区至佳中学校 陈兵
在教育改革中,“至佳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抢抓发展机遇,走过不平凡的创新之路。从先前的公办学校,到民办体制改革,再到“两自一包”试点学校,至佳中学的每一次创新,都实现了学校发展新的突破与超越。
近年来,至佳中学始终践行“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勇于改革创新,形成了以“干事创业的实干精神、协同攻关的团队精神、敢拼敢抢的进取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为核心特质的实干精神,浸润在校园内各种文化载体及师生身上,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引领着每一个至佳人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干事创业的实干精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所学校如果缺乏务实精神,就很容易在一片嘈杂声中迷失自我。这些年,至佳中学取得亮眼业绩,秘诀就是实干。
实干更显担当。师资紧张时,王小辉、袁云飞等老师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上三个班;郭怡老师产假没结束就提前返校工作;陈蕾、陈敬等很多老师周日没晚自习,也要到学校来改学生周测试卷;寒暑假,周一到周五,学生要“交作业”,至佳教师要每天布置、督促、批改;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个月听课4节,一学期观课记录超过30节的有20人,超过20节的有38人。今年21级中考取得骄人的成绩,23级由入口第五上升为第二,22级由入口第四上升为第三……这些,全是至佳人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干出来的。
每个人都是至佳的“实干家”。
协同攻关的团队精神
至佳中学的薪酬制度以考察团队协作力、竞争力为主。学校鼓励团队合作和共同分享成果,设置团队奖金、项目分红等激励措施,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归属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并促进团队精神的塑造与提升。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至佳中学倡导共研共进的教研文化,强调教研组建设要从“强单兵”到“强团队”。要求团队人员坚持做到共享资源、取长补短,个人赛课集结整个备课组、教研组的智慧与力量。我们始终坚信别人好其实也是自己好,大家好才是真正好。
至佳中学开设“校长信箱”,2024年上学期收到学生来信61件,涉及食堂饭菜品质、空调开放、大课间歌曲播放、教师教学等问题,均及时予以解释、协调、解决,发挥了校长信箱开言纳谏的作用。
每一个至佳人都是协同攻关的“主力军”。
敢拼敢干的进取精神
教育改革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机会不会主动送上门,能否抓住机遇关键靠拼靠干。我们鼓励师生面对机遇要敢干敢拼,面对矛盾要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要挺身而出,要点燃敢争第一,勇争第一的拼搏进取精神。
正是队伍中的每个老师都秉持着超越自我、力争上游的理念,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成长突破,才能获得这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上学期,学校硕果累累:李漪馨老师的课例获得市级示范优秀案例,并在全市研讨会上进行说课展示;刘丽老师在青白江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并代表青白江区参加市上的比赛;英语老师李翔、林海棠、陈五梅三位老师荣获“2024年命题·品题·解题大赛”成都市一等奖(全市仅5个);初三二诊考试,初2021级团队各项数据位于全区前列,以优秀的教学成果获得赞誉;学校啦啦操又美又飒,勇夺全区中学组最高分;男篮、女篮同时摘取冠军,书写至佳历史新篇章;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
每一个至佳人都是敢于拼搏的勇士。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创新才能超越自我。面对2035年“教育强国”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今天的至佳中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自我革命和创新求变,全体至佳人一直致力于在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深化改革研究与实践,努力开辟新赛道。
在创新管理与教学实践中,至佳中学不断优化学校内设机构个数和人员配置,不断丰富“学导思练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和校本课程内容,坚持引入了“七中网校资源”,优化周测周清评价体系,开展跟岗实习,助力新教师成长等系列创新举措,让创新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每一个至佳人都是敢为人先的先锋。
忆往昔,感慨万千;看今朝,硕果累累;展未来,风鹏正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全体至佳人,既是实干者、合作者,又是拼搏者、探索者。
在教育改革中,“至佳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抢抓发展机遇,走过不平凡的创新之路。从先前的公办学校,到民办体制改革,再到“两自一包”试点学校,至佳中学的每一次创新,都实现了学校发展新的突破与超越。
近年来,至佳中学始终践行“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勇于改革创新,形成了以“干事创业的实干精神、协同攻关的团队精神、敢拼敢抢的进取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为核心特质的实干精神,浸润在校园内各种文化载体及师生身上,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引领着每一个至佳人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干事创业的实干精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所学校如果缺乏务实精神,就很容易在一片嘈杂声中迷失自我。这些年,至佳中学取得亮眼业绩,秘诀就是实干。
实干更显担当。师资紧张时,王小辉、袁云飞等老师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上三个班;郭怡老师产假没结束就提前返校工作;陈蕾、陈敬等很多老师周日没晚自习,也要到学校来改学生周测试卷;寒暑假,周一到周五,学生要“交作业”,至佳教师要每天布置、督促、批改;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个月听课4节,一学期观课记录超过30节的有20人,超过20节的有38人。今年21级中考取得骄人的成绩,23级由入口第五上升为第二,22级由入口第四上升为第三……这些,全是至佳人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干出来的。
每个人都是至佳的“实干家”。
协同攻关的团队精神
至佳中学的薪酬制度以考察团队协作力、竞争力为主。学校鼓励团队合作和共同分享成果,设置团队奖金、项目分红等激励措施,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归属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并促进团队精神的塑造与提升。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至佳中学倡导共研共进的教研文化,强调教研组建设要从“强单兵”到“强团队”。要求团队人员坚持做到共享资源、取长补短,个人赛课集结整个备课组、教研组的智慧与力量。我们始终坚信别人好其实也是自己好,大家好才是真正好。
至佳中学开设“校长信箱”,2024年上学期收到学生来信61件,涉及食堂饭菜品质、空调开放、大课间歌曲播放、教师教学等问题,均及时予以解释、协调、解决,发挥了校长信箱开言纳谏的作用。
每一个至佳人都是协同攻关的“主力军”。
敢拼敢干的进取精神
教育改革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机会不会主动送上门,能否抓住机遇关键靠拼靠干。我们鼓励师生面对机遇要敢干敢拼,面对矛盾要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要挺身而出,要点燃敢争第一,勇争第一的拼搏进取精神。
正是队伍中的每个老师都秉持着超越自我、力争上游的理念,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成长突破,才能获得这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上学期,学校硕果累累:李漪馨老师的课例获得市级示范优秀案例,并在全市研讨会上进行说课展示;刘丽老师在青白江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并代表青白江区参加市上的比赛;英语老师李翔、林海棠、陈五梅三位老师荣获“2024年命题·品题·解题大赛”成都市一等奖(全市仅5个);初三二诊考试,初2021级团队各项数据位于全区前列,以优秀的教学成果获得赞誉;学校啦啦操又美又飒,勇夺全区中学组最高分;男篮、女篮同时摘取冠军,书写至佳历史新篇章;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
每一个至佳人都是敢于拼搏的勇士。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创新才能超越自我。面对2035年“教育强国”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今天的至佳中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自我革命和创新求变,全体至佳人一直致力于在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深化改革研究与实践,努力开辟新赛道。
在创新管理与教学实践中,至佳中学不断优化学校内设机构个数和人员配置,不断丰富“学导思练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和校本课程内容,坚持引入了“七中网校资源”,优化周测周清评价体系,开展跟岗实习,助力新教师成长等系列创新举措,让创新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每一个至佳人都是敢为人先的先锋。
忆往昔,感慨万千;看今朝,硕果累累;展未来,风鹏正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全体至佳人,既是实干者、合作者,又是拼搏者、探索者。
发布日期: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