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本版导读

“赏花+”融合场景花样翻新
德阳市旌阳区春日经济花样“吸金”
文章字数:1,761

  □甘丽 高明山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文/图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阳春三月,李花、桃花、樱花、油菜花等春花盛放,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以花为媒、以美为约,“赏花+”融合场景花样翻新,让“赏花游”常办常新、活力涌动,“春日经济”已接棒“年味经济”,全面激发旌阳乡村文旅市场新活力。
  串点成线缤纷“拼图” 近郊赏花热力十足
  近日,在旌阳区双东镇李花园,成团成簇的李花沿山盛放,偶有粉色的桃花点缀其间,与山脚下金黄的油菜花相映成趣。在这片烂漫的花海中,融合文化与趣味的蓝印花布李花主题印染活动正在开展,为游客带来了别样的体验;李花树下的非遗集市琳琅满目,游客三五成群前来参观选购,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据了解,第十九届旌阳李花赏花季活动期间,徒步赏花、赏花交友、李花园内定向赛、李花树下吃火锅、看音乐会、露营,为游客解锁了多种赏花新“姿势”,也带动了当地餐饮和农产品的销售。
  活动当天,晓兵农家乐的经营者唐女士早早就带领全家人开始备茶、备菜、杀鸡。“现在已经有4桌预定柴火鸡了。”唐女士介绍,“园区有活动,我们生意就更好,一天最多能挣3000多元。”
  今年,双东镇下足功夫做好“花”文章,除了解锁新的赏花方式外,还通过系列活动将李花园、凯江大回湾、通江老街、金锣古渡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串联起来。游客在赏花之余,可以在通江老街喝坝坝茶,沉浸式体验老街的年代余韵;也可以前往金锣古渡,体验江上泛舟的乐趣;还可以来到凯江大回湾,一览碧水绕山流、花黄映天蓝的美景。
  湾湾小坐负责人吴小宇说,“我们靠凯江大回湾里面,不少游客走累了就坐在这里赏花看景、喝咖啡。今年通过李花节活动的辐射带动,3月的营业额同比增长了25%。”
  凯江大回湾云岭露营基地自开通凯江游船后,就成了双东镇火爆的体验项目。“3月23日开通游船后,四艘游船每天都是不间歇地开。”据云岭露营基地总经理邱明浩介绍,自李花节开幕以来,云岭露营基地还配套开展了音乐露营夜、草坪趣味活动、围炉煮茶、果园采摘等活动,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实现营收超10万元,相较淡季增长了60%。
  如今的双东镇,集赏花打卡、观景娱乐、乡村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文旅消费圈在花的吸引下已悄然形成。
  春花烂漫“花事”不断 新场景解锁专属精彩
  春有约,花不误。三月的旌阳,可不仅仅只有双东镇的李花、凯江大回湾的油菜花,新中镇桂花村龙高路沿线的千亩油菜花、龙居村的300余亩红粉佳人樱花基地也成了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的“新宠”。
  3月中旬,龙居村红粉佳人樱花种植基地粉得淡雅,红得娇艳,在樱花绽放的近半个月时间里,龙居村迎来了游客10000余人次。
  “没想到种植基地火了。周边不少园区在看到樱花带来的人流量后,都在咨询基地里苗木的情况。”据红粉佳人樱花种植基地负责人傅险峰介绍,红粉佳人是樱花新品种,花期早、花量大、花色艳,今年的“走红”提高了大家对这个品种的知晓率。
  樱花“火”了,前来龙居村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也让当地群众尝到了“甜头”。“卖了差不多一个月,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700 元左右。”龙居村村民涂德华告诉记者,今年樱花开放时,她就在家门口售卖现做的艾蒿馍馍,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据龙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昌果介绍,樱花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也促进了集体经济增收。樱花最漂亮的时候,村里的停车场周末一天收费都能达到1300元。
  除了赏樱花,新中镇还充分依托旌秀桂花智慧农业园区及龙高路沿线千亩油菜花资源优势,举办了田园研学、垂钓徒步、游览打卡、坝坝宴等多场特色活动。
  3月16日举行的畅步新中“花海悠行”运动日,近800名来自成德绵的徒步爱好者穿梭在金黄花海中,享受美丽的田园春光;3月22日,该镇首届垂钓大赛在尖山村开赛,来自全市各地的100名钓鱼爱好者同台竞技,共享春日垂钓的乐趣;3月24日,一场百人坝坝宴在桂花村举行,现场热闹非凡。歌舞表演、川剧变脸、原创小品、古彩戏法、茶艺表演等节目轮番上演,让观众大饱眼福。
  春花烂漫,不仅为旌阳增添了“好风景”,也创造了更多春日消费新场景。“赏花+火锅”“赏花+露营”“赏花+音乐节”“赏花+体育”“赏花+非遗”“赏花+垂钓”“赏花+研学”等一系列新场景,切实让赏花的“颜值”转化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值”。
  据了解,新中镇为期半月的油菜花观赏活动,共吸引游客2.2万余人次,参展商家达37户,实现营收120余万元,其中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50余万元、餐饮收入70余万元。
发布日期: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