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本版导读

从深圳CBD到重庆山乡 85后新农人的跨界转型记
文章字数:1,949
  从深圳CBD西装革履的农资行业精英,到重庆山乡躬身垄亩的“田保姆”,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劳动模范、重庆市长寿区汇鸣供销合作社主任陈洪这位85后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跨界转型。他以测土配方单取代商业计划书,将无人机作为智慧新农具,在长寿区的阡陌沃野间,书写着新时代供销合作社人的创新篇章。
   回乡创业 开启供销新征程
  2017年,对陈洪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时,他已辞去深圳的工作,回乡创业3年。个人事业发展得不算太差,但也说不上多好。刚好,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此时正要推进基层社改革。于是,这位既有专业背景和为农服务经历,又有创业激情的年轻人进入了供销合作社的视野。
  在与长寿区供销合作社的对接中,双方一拍即合,陈洪随即成为汇鸣供销合作社主任。当时的汇鸣供销合作社刚刚成立,面临着诸多困难: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薄弱……
  但陈洪没有退缩,他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分析供销合作社所长,研究农民所需,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专业服务项目。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汇鸣供销合作社逐渐壮大起来,如今,注册资金达到300万元,经营场所达2000平方米,职工28人,经营网点16个,成为长寿区基层社示范社。
   破解难题 从帮助农民种好地开始
  陈洪懂农资,供销合作社又有农资流通体系优势。于是,他就从农资入手,全力通过帮助农民种好地来破题改革发展任务。
  说干就干,汇鸣供销合作社成立后,陈洪立即带领团队拜访周边各个村居社区,深入田间地头,采集土样,化验分析,再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设计出“服务套餐”,并制作测土配方单、种植技术手册、病虫害防治图谱……为农民提供精准施肥方案和田间管理指导。
  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农民的需求后,汇鸣供销合作社的业务很快便走上了正轨。截至目前,汇鸣供销合作社已生产销售配方肥2000余吨,用于粮油、蔬菜、水果种植施肥面积20000余亩,每亩降低成本 40元-60元,既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农业生产降本增效和生态环保的双赢。
  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陈洪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发展无人机、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70多台套农机设备,并组建了机械化劳作队伍,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服务。2017年以来,汇鸣供销合作社累计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5万亩次,其中水稻无人机防控11万亩次,田间病虫害诊断服务5万亩次。
  引入资源 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难点主要集中在市场对接困难上,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短缺上。
  为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陈洪找到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合作成立农产品“中介小队”,通过对接重庆市供销合作社“村村旺”平台以及惠农网、微商等平台,帮助农户及农业企业销售长寿柚、长寿橘等特色农产品,并为周边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生活日用品代购等服务。
  截至目前,通过电商渠道,汇鸣供销合作社已帮助农户及农业企业销售长寿特色农产品1000余吨,与顺丰快递合作建设电商物流平台,快递业务突破4万件,实现了农民“足不出村,买卖全国”。
  为解决农户融资难题,助力农业产业发展,陈洪积极对接金融机构,按照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的要求,大力推进实施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合作工作,搭建农村金融服务桥梁,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融资难”问题,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发展产业,累计贷款金额达187.82万元。在充分对接中,汇鸣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也得到了金融机构的充分认可,多次获批贷款用于业务发展,有效助力了自身实力壮大和为农服务能力提升。
  “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化的技术,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陈洪深知,要服务好农民,推动基层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必须拥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此,他积极与周边的大中院校寻求合作,先后同西南大学、三峡职业学院等院校共建学生实践基地,招聘了16名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这些年轻人平均年龄27岁,充满朝气与活力,为汇鸣供销合作社注入了新鲜血液。
  为了提升团队的专业素质,陈洪组织员工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仅近两年,他们就参加了无人机驾驶,果树修枝机、配肥机械操作,拖拉机驾驶维修等技能学习20余次,参训人员210人次。
  此外,还开展了粮油作物、果树、蔬菜病虫害诊断防治技术培训、残疾人技能培训、妇女技能培训等180余场次,培训人员9000余人次。通过这些培训,汇鸣供销合作社职工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为更好地服务农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陈洪的带领下,汇鸣供销合作社团队与周边农民紧密地联结到了一起,不仅在生产上成为了农民的好帮手,在生活上也成为了他们的好伙伴,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
  展望未来,陈洪信心满满。他表示,基层社是服务农民的创业舞台,汇鸣供销合作社团队将始终秉承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办社宗旨,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展为农服务,创新创业,为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据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日期: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