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擦亮“投资四川”靓丽名片 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持续增强
文章字数:974
本报讯(记者 马工枚)4月29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新闻发布会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近年来,全省经济合作系统持续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跑出项目招引“加速度”,推动一大批东部地区重大项目转移落户四川,主要体现为“三聚焦、三重点”。
四川聚焦打造关键产业备份,锚定重点产业建圈强链高质量承接转移。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一链一策加快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企业在川集聚。
成效如何?在持续深耕优势产业上,去年,六大优势产业新增实际投资5399.5亿元,占总额的62.9%,为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前瞻布局新兴产业上,去年,高技术制造业新增实际投资1390.8亿元,占总额的16.2%,助力新质生产力提速发展、厚积成势;聚力招引重大项目上,去年以来,促成京东方8.6代AMOLED生产线和高端模组、中科曙光GPU芯片、沃尔沃汽车、浙江万洋集团智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转移落户四川。同时,四川聚焦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重点区域对接合作高质量承接转移。围绕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积极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入川。
加强产业协作上,去年,仅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增实际投资达5309亿元,占总额的61.8%;积极搭建平台上,去年,省级层面分地区、分产业举办重大和专项投资促进活动38场,搭建桥梁、涵养客源、催生项目,展现了“投资四川”靓丽名片。精确靶向招引上,近三年省级平台活动中,投资来源地为东部地区的项目1838个,协议金额超2.2万亿元,项目个数和金额分别占签约总数的63.1%和70.8%,为四川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
此外,四川聚焦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完善重点项目服务体系高质量承接转移。突出招引侧、落地侧、服务侧“三侧协同”,坚持把规范招商“一抓到底”、政策兑现“一督到底”、企业诉求“一捋到底”,让“新川商”放心、安心、舒心在川发展。优化政策措施上,出台多个相关文件,安排省级财政4.5亿元兑现激励奖补,给予真金白银支持。健全招引机制上,建立招商引资重大在谈项目省、市(州)、区(县)三级联动调度机制,及时打通在谈项目痛点、难点、堵点,推动项目落地。强化服务保障上,建立“投资四川”首席服务官制度,对重点项目“一对一”配备服务专员,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去年,纳入督办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分别达91.7%、78.2%、55.8%。
四川聚焦打造关键产业备份,锚定重点产业建圈强链高质量承接转移。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一链一策加快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企业在川集聚。
成效如何?在持续深耕优势产业上,去年,六大优势产业新增实际投资5399.5亿元,占总额的62.9%,为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前瞻布局新兴产业上,去年,高技术制造业新增实际投资1390.8亿元,占总额的16.2%,助力新质生产力提速发展、厚积成势;聚力招引重大项目上,去年以来,促成京东方8.6代AMOLED生产线和高端模组、中科曙光GPU芯片、沃尔沃汽车、浙江万洋集团智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转移落户四川。同时,四川聚焦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重点区域对接合作高质量承接转移。围绕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积极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入川。
加强产业协作上,去年,仅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增实际投资达5309亿元,占总额的61.8%;积极搭建平台上,去年,省级层面分地区、分产业举办重大和专项投资促进活动38场,搭建桥梁、涵养客源、催生项目,展现了“投资四川”靓丽名片。精确靶向招引上,近三年省级平台活动中,投资来源地为东部地区的项目1838个,协议金额超2.2万亿元,项目个数和金额分别占签约总数的63.1%和70.8%,为四川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
此外,四川聚焦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完善重点项目服务体系高质量承接转移。突出招引侧、落地侧、服务侧“三侧协同”,坚持把规范招商“一抓到底”、政策兑现“一督到底”、企业诉求“一捋到底”,让“新川商”放心、安心、舒心在川发展。优化政策措施上,出台多个相关文件,安排省级财政4.5亿元兑现激励奖补,给予真金白银支持。健全招引机制上,建立招商引资重大在谈项目省、市(州)、区(县)三级联动调度机制,及时打通在谈项目痛点、难点、堵点,推动项目落地。强化服务保障上,建立“投资四川”首席服务官制度,对重点项目“一对一”配备服务专员,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去年,纳入督办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分别达91.7%、78.2%、55.8%。
发布日期: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