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
文章字数:2,974

近日,重庆市潼南区塘坝镇多部门共同开展以“渝善渝美·志愿潼南”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主要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关怀,通过河道清洁、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等行动,传递社会温暖。
关怀民生,改善和保障民生,是塘坝镇党委、政府坚持不懈的追求。
去年以来,塘坝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动实施民生可感行动,集中力量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项目,直面群众生活的“急难愁盼”,不断夯实民生基石、纾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建设和美乡村 修颜值提素质
今年春节期间,大量人员返乡,塘坝镇人大抓住这一时机,引导人大代表积极发挥作用,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时解决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强化环境整治成效。
他们以各村人大代表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发动人大代表、党员干部清理公路沿线、院落周边、塘库沟渠等重点区域垃圾,并参与节后环境卫生大扫除,对目光所及的生活及建筑垃圾等进行整治,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以实际行动影响群众的参与热情,示范引领返乡人员共同行动,倡导以整洁环境过大年,提高广大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全镇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只是塘坝镇建设和美乡村的一道剪影。
“在振兴乡村路上,我们坚持外修颜值内提素质,奋力打造如锦似画和美乡村。”塘坝镇镇长夏正鹏表示,他们坚持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循序渐进、全镇推进,加快实现院落和美、村级示范、全域振兴。
该镇因地制宜,重点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社区),率先推进示范村庄建设。以天印村何家坪、古家村陈家坝等为重点打造区域,投入资金提升村庄功能配套和基础设施,着力整治散乱污等乱象,开展试点沿线房屋风貌整治72户、院落整治70个。天印村成功创建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重庆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龙珠社区、天印村、古家村等产业重点村选址,按照“一户一策”“一院一品”“连点成片”的思路,将碉楼坡院子、豹子嘴院子、王家坡院子等院落纳入提升范围,从垃圾杂物清理、庭院美化等方面发力,运用篱笆藤蔓、木桩围栏等提高庭院颜值,去年成功创建巴渝和美乡村院落示范点20个。
坚持绿色发展,严格落实河长制和林长制,并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常态化落实“逢十”大扫除活动,去年开展村庄清洁行动31次,清理河道、垃圾及漂浮物等50余公里、70余吨,全力做靓乡村环境。
目前,塘坝镇正全力落实“十镇百村千院”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工程,持续抓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进一步提升天印农民新村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民宿、员工住宅;加快推动场镇改造,优化街景风貌,提升环境品质,奋力打造乡情美味农旅小镇。
做实事解难题 点亮幸福之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塘坝镇党委、政府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切实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关心的实事和要事,奋力书写民生“满意卷”,让幸福之光照亮民生、温暖民生。
该镇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紧盯短板、精准发力,开展镇村干部大走访行动,认真整改排查发现的问题,对新识别的边缘监测对象,落实监测帮扶措施。去年,对外出务工人员,及时发放交通补助;深入实施“雨露计划”,资助学生74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妥善解决42户困难群众住房问题。
同时,认真落实低保和救助扩围增效政策,持续做好生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对城乡低保户、农村低保边缘户和特困户等群体,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去年,累计发放高龄老人、残疾、临时救助等惠民资金2100余万元,真正做到落实政策惠民有感。
此外,持续落实新生儿疾病、“两癌”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家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特困户等重点人员,免费建档、健康体检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达到100%,并积极开展“退役老兵白内障眼病救助项目”。深入实施农村惠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
该镇坚持服务群众用心用情,依托党建统领“双网共治”,线上动员群众加入“潼心共治”微信群,线下组建村(社区)网格、微网格,并配置网格力量,去年高效办理网格事件4293件,有效延伸服务群众“前哨”“触角”。组织人大代表参加“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为民办好事办实事18件次。
“今年,我们将紧扣服务群众提能,全力抓好‘稳岗扩岗’就业容量拓展工程,对接用好潼南‘数智就业’‘零工市场’等平台,确保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塘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精准帮扶低保群体、特困人员、重点优抚对象,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提标,确保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稳定在95%、90%以上;关爱“一老一小”,规范运营管理辖区敬老院,力争养老互助点全覆盖,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优化妇女儿童、残疾人关爱服务。
深化基层智治 保安全促稳定
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改善民生的题中之义。
“我们着力强化除险固安工作导向,扣紧压实安全稳定责任,全面排查、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推动社会大局持续向好。”塘坝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该镇一如既往狠抓基层智治、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
塘坝镇将综治、信访等基层治理网格合并统一,划分社区网格、村级网格、社区二级网格、农村院落,明晰网格边界;在中心卫生院、塘坝中学、塘坝小学等关键点位安装自动抓拍系统,实现24小时“在线巡逻”;在龙珠社区、天印村、金山村接入“意康养”养老看护自治平台,线上建立覆盖全域“云网格”,用活“智治+自治”,全方位保障孤寡独居老人生活方便、生命安全。
该镇切实用好“141”一体化基层治理智治平台,有序推动核心业务上跑道,实现“21+140”条跑道数据贯通,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一屏掌控、一键调度”作用,实现“指挥中心—四板块—村社区—网格”闭环管控,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矛盾纠纷,累计通过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派发任务、流转处置网格上报事件4.2万件,事件和任务按期办理完结率等4项重点指标动态保持99.98%以上。
同时,深化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打击治理,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坚持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强力化解信访积案,做实“莎姐守未”专项行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全力维护群众安宁、社会安定、发展安全。去年,通过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处置攻坚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26件,调解法院委托事项274件;通过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做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工作,全年无严重精神障碍肇事肇祸问题发生、无诈骗案件发生。
此外,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全力防范化解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坚决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以“八大行动”为抓手,对道路交通、森林防灭火、建筑施工、商贸企业、危化品、食品、消防、防溺水等全领域全方位进行监督检查,有效防范火灾及“小火亡人”事故发生。
在今天的塘坝大地,一张张民生实事“施工图”正变成“幸福实景图”,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动人画卷正徐徐铺展!
为了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塘坝镇正持续用实际行动作答。
通讯员 陈娇 陈雪梅 蒙雪
发布日期: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