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绵阳市盐亭县供销社“工厂化”育秧孕育“丰收景”
文章字数:653

□本报记者 吕婕 文/图
春争日、夏争时,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供销社多措并举抢抓农时,以“三招”破局,让水稻种植“智”在必得,确保大春生产顺利进行,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智能育苗“黑科技” 育秧走上“智能化”
盐亭县供销社积极争取上级供销社等地方项目支持,采用“社有企业+基层社+社会资本”融合模式,由该社控股60%,投资200余万元,在黄甸镇保安村,引进自动化育秧设备,建立智能化供销苗圃中心,推动工厂化育秧,实现设施化管理,湿度、温度可精准把控。工厂化育秧模式能够克服温度、水分、土壤、天气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不仅育秧速度快,还大大提升了育秧的质量,进一步缩短育秧周期,降低病虫害,保障秧苗存活率,为实现水稻高产提供了有效保障。截至目前,实现首批订单育苗8.8万盘,满足4000亩左右水稻种植需求。
农机战队“硬核”出击 插秧实现“机器换人”
盐亭县供销社修整及购置插秧机8台,在全县召集农机能手17人,组建南北作业小分队8支,同时对机手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插秧技术、机械基本维修保养技术,截至目前,开展培训3场,当前所有机手均达到上岗操作水平。
托管种田“一条龙” 留守老人当“甩手掌柜”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盐亭县供销社针对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种田”难题,通过基层供销社微信群、村干部、乡镇供销专员加大对供销社水稻种植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宣传力度,以“订单式育苗+托管服务”模式,帮助留守老人等弱势群体解决种地难题。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已收集200余户留守老人信息,500余亩水稻“一体化”种管收订单,实现了供销来种田,群众来收粮,确保农民群众口粮安全。
发布日期: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