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智慧服务再升级 温暖医疗得民心
文章字数:1,771

□代丽娜 高建寒 本报记者 康立维 文/图
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新都三医院)坚持以“以患者为中心”为核心理念,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与流程优化变革,构建起一套独具特色的整合型服务管理体系。凭借“中心化运营、智慧化赋能、人性化体验”三大核心战略,新都三医院成功打造出“零折返、全关怀”的医疗服务新模式,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2025年前4个月数据显示,新都三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均突破90%大关,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七心联动”更优化
为全面提升服务品质,新都三医院成立服务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患者、员工、医疗、行政、信访及后勤7个服务中心,形成“七心联动”的服务新矩阵。这7个中心紧紧围绕员工及患者满意度“双提升”目标,深度整合并强化服务管理职能,精准制定全流程医院服务实施策略,明确各环节管理职责,确保每一项改善服务都能扎实落地。
该院首创的“7C服务中枢”管理模式,以七大服务中心为基石,全面重塑医疗服务生态,着力打通医院诊疗环节的堵点、痛点、难点,让服务流程更精准、更高效,不仅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也提升了患者及家属的获得感。
“点面重塑”更便捷
新都三医院全流程诊疗服务体系的创新重塑,既注重“点”的改革,又注重“面”的重塑,力求点面结合,让医疗服务更便捷,让患者及家属少跑腿。
门诊革新,奏响高效诊疗新乐章。该院以门诊为突破口,开展了一场全方位的“门诊革命”。医院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志愿者体验活动,邀请专家现场调研,从多个视角深入了解门诊服务现状,收集宝贵意见,并以此为基础对门诊流程进行全面重塑。推行“挂1次号管3天”“复诊患者诊间预约”等创新举措,有效减少复诊患者重复排队的烦恼;“优化叫号规则”大幅缩短患者候诊等待时间,让患者就医更加轻松、高效。
时空折叠,提供便捷服务。患者“一站式”服务中心的设立,是医院门诊服务的一大亮点。该中心将医保、收费、导诊、检查预约、医务社工/志愿者、病历复印邮寄等服务项目整合于一体,实现“一窗通办”,真正做到了让患者“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借助信息化手段,当患者在诊间遇到其他科就诊问题时,医生只需在工作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转科操作,患者无需二次挂号,大大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实现了诊间转科一键化。此外,医院还开设了麻醉、疼痛、药学、健康管理、专科护理、戒烟、减重等特色门诊,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开设夜间门诊和周末门诊,为“上班族”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实现了创新门诊服务的贴心化。
空间重构,提升服务效率。医院门诊以“以疾病为链条”为原则,对科室布局进行深度整合,形成了消化、泌尿、心肺、五官、中西医诊疗康复等5个系统疾病中心。通过优化现有资源,将相关疾病科室集中布局,强化科间协作,提高门诊整体运行效率。同时,优化科室布局还能减少患者在不同科室之间的移动距离,有效缩短患者折返率,让患者就医更加顺畅。
“AI赋能”更智慧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都三医院积极拥抱AI技术,将其深度融入医疗服务各个环节,打造出“智能语音—精准分析—持续改进”的体验管理闭环。
医院通过AI 语音满意度调查,精准捕捉患者和员工的心声,及时发现服务中的短板与不足。定期运用AI智能语音电话对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全覆盖满意度调查,同时通过钉钉平台每季度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确保调查结果全面、客观。每月对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形成详细的分析报告及问题清单台账,以中心为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今年以来,通过AI智能语音随访,新都三医院共收集患者建议及意见516条,梳理出共性突出问题40条,并制定整改策略69条。针对这些问题,医院迅速行动,推出了一系列贴心举措,如在候诊区增设USB充电岛,方便患者随时为电子设备充电;推出“银发通道”适老化服务套餐,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建立门诊标本扫码追溯机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无误。这些举措的实施,使门诊患者满意度达到91%,住院患者满意度达到91.4%,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新都三医院以直面问题的勇气、深化改革的决心、温暖医疗的高度,不断探索医疗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重新定义了现代化医院的服务内涵。在这里,每一个流程的优化都饱含着医者仁心的温度,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承载着守护健康的庄严承诺。在这里,患者得到的不仅是专业的医疗服务,更是一份值得托付的生命关怀。
发布日期: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