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全产业链构建为农服务新范式
文章字数:960
四川省简阳市小湾村供销社作为简阳市供销社首个基层社,自成立以来,持续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在乡村产业振兴中不断开创新局面,构建起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为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开创了供销社服务“三农”工作新局面。
小湾村供销社采用“三社”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供销社自身资源和优势,以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吸收全村农户入股,带动当地村民共同发展。现配备旋耕机、插秧机、播种机、撒播(施肥)机等各类机械90多台(套),能够满足不同农作物耕、种、管、收等多环节机械化作业需求,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先后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基层社示范社”。
通过开展规模化、多样化服务,激活创收动能。一是参与粮经复合产业基地建设,为河坝村300亩集体经营的土地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创收15万元;与赵家社区合作,整治4000亩土地实现经营收益400余万元,小湾村供销社分配收益200万元,并创建“镇金农运”大米品牌,销售小湾村自产大米100多吨,创收近20万元。二是发展单环节托管夯基础、多环节集成提效率、全程托管促转型等服务模式,实施任务面积6.1万余亩,推动土地托管服务对象从规模化主体向小农户延伸、服务领域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服务链条从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升级。三是制定全面覆盖粮食生产全周期的农机服务清单,供农户自主选择。全年开展1.8万亩耕种防收单项服务、4.2万亩组合托管服务,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85%以上,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近30%。
大力推行统一联系业务、采购物资、作业价格、调配机械、生产培训的“五统一”农机作业服务模式,有效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效能,实现农机利用率提高5%、物资采购成本降低8%、综合收益提升9%及产量售价“双升”、生产成本与劳动人数“双降”的良好成效,经营效益持续增长。
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主动与周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围绕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推行农机具共用共享机制,有效破解单一经营主体农机具不足、闲置率高的难题,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同时,实行“先使用后结算”机制,即每年年终根据农机型号,精确统计各家农机具出借与使用时长,经数据抵扣后,对超出部分按照市场租赁价格的80%进行租金结算。自农机共享模式运行以来,已累计实现经营收入 14.4 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乡村产业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张继群
小湾村供销社采用“三社”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供销社自身资源和优势,以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吸收全村农户入股,带动当地村民共同发展。现配备旋耕机、插秧机、播种机、撒播(施肥)机等各类机械90多台(套),能够满足不同农作物耕、种、管、收等多环节机械化作业需求,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先后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基层社示范社”。
通过开展规模化、多样化服务,激活创收动能。一是参与粮经复合产业基地建设,为河坝村300亩集体经营的土地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创收15万元;与赵家社区合作,整治4000亩土地实现经营收益400余万元,小湾村供销社分配收益200万元,并创建“镇金农运”大米品牌,销售小湾村自产大米100多吨,创收近20万元。二是发展单环节托管夯基础、多环节集成提效率、全程托管促转型等服务模式,实施任务面积6.1万余亩,推动土地托管服务对象从规模化主体向小农户延伸、服务领域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服务链条从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升级。三是制定全面覆盖粮食生产全周期的农机服务清单,供农户自主选择。全年开展1.8万亩耕种防收单项服务、4.2万亩组合托管服务,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85%以上,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近30%。
大力推行统一联系业务、采购物资、作业价格、调配机械、生产培训的“五统一”农机作业服务模式,有效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效能,实现农机利用率提高5%、物资采购成本降低8%、综合收益提升9%及产量售价“双升”、生产成本与劳动人数“双降”的良好成效,经营效益持续增长。
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主动与周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围绕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推行农机具共用共享机制,有效破解单一经营主体农机具不足、闲置率高的难题,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同时,实行“先使用后结算”机制,即每年年终根据农机型号,精确统计各家农机具出借与使用时长,经数据抵扣后,对超出部分按照市场租赁价格的80%进行租金结算。自农机共享模式运行以来,已累计实现经营收入 14.4 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乡村产业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张继群
发布日期: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