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民生工程“进度条”拉满 幸福指数开启“倍增模式”
文章字数:886

□罗端 本报记者 吕婕 文/图
近日,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盐泉镇两大2025年度区级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现代蚕桑融合发展科技示范园区(一期)与北部和南部部分区域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迎来关键建设期。项目现场机器轰鸣、进度喜人,为区域民生改善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在盐泉镇蚕桑产业发展核心区,200亩标准化桑园已完成桑苗栽种,绿油油的桑苗随风摇曳,与不远处大蚕棚内切割机的作业声交织成一曲“产业奋进曲”。作为园区核心工程,2座催青室与2座共育室主体及装饰工程已完成85%,17个大蚕棚中11个已完工(占比60%),2座收储站主体及装饰工程进度达55%,10000平方米农村生产硬化道路建设已完成27%。
“项目一期聚焦‘种养+’全链条升级,建成后将辐射全镇乃至全区蚕桑产业,通过标准化种植、智能化养殖提升产能,预计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超3000元。”盐泉镇人大主席李博介绍,园区还将配套建设蚕桑文化体验区,推动农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支撑。
与此同时,覆盖忠兴、仙鹤、盐泉3镇,直接惠及5万余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正加速冲刺。在盐泉镇,玉河供水站沉井已完成浇筑,一体化净水设备已生产完毕,管网铺设进度达93%。“待盐泉段管网竣工,整个北部、南部部分区域农村饮水工程将实现整体完工,届时群众将用上更稳定、更安全的自来水。”项目负责人兰俊杰表示,工程通过升级供水设施、优化管网布局,将有效解决季节性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切实提升5万居民的生活品质。
两大民生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多方保障。相关部门通过定期调度、现场协调等方式解决建设难题,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双达标。人大代表也通过实地监督、收集群众意见等方式,为项目推进提供支持,助力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从前期项目进度来看,民生工程已经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总体监督效果良好,人民群众满意度较高。”游仙区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殷成品表示,接下来,将积极实地参与现场监督,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从蚕桑产业提质到饮水安全升级,盐泉镇正以民生项目为抓手,书写乡村振兴与民生改善的“游仙答卷”。随着两大工程陆续完工,区域产业活力与群众幸福感将迎来双重提升。
发布日期: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