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本版导读

铸牢文明城市之魂是一道考题
文章字数:1,066
  蒋代跃
  “城”为人民而建,“市”因人文而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等重点任务,要求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关键在党,历史文化作为赋予城市厚重底蕴和独特魅力的灵魂,其保护传承既是城市内涵式发展不能丢失的一份坚守,也是各级党组织需要答好的一道考题。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无论是理清家底、甄别评估,还是整体保护、活态传承,抑或是交流互鉴、多元参与,都需要通盘考量、全局谋划、体系推进,防止顾此失彼、相互掣肘等堵点问题。要以创新思维和改革谋略,进一步健全把党的领导贯穿和落实到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协同尽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探索设立“省市县乡”四级协调架构,打破行政壁垒,推行规划统筹引领、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等有效举措,形成分级负责、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模式。
  科学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前提,活化利用是最好的保护。从组织实施文物保护“书记项目”,到古城商圈成立“大党委”,各地实践表明,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组织优势,是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的坚实保障。要大力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效能,把党支部建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更新等项目一线,鼓励强关联单位组建党建联盟等凝聚共识合力,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课程进党校,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失职失责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纳入考评党组织、选用干部的重要内容,通过组建专家库、打造名家工作室、培育文化传承人等壮大人才队伍,依托“大家谈”“议事厅”“院坝会”等载体,拓展“老题新解”建立VR体验馆、“小题大做”发展文创产业、“借题发挥”融入展厅展会等活化利用途径,推动城市历史文化连接现代生活、焕发新韵新生。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完善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体系,离不开“党员作示范、群众跟着干”的带动放大效应。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守护文化瑰宝,党员敢为争先”行动,广泛设置党员文化传承先锋岗、志愿服务队、应急处置组,实行党员分片包联文保单位,支持党员利用短视频、公众号等平台讲好本地特色文化故事,引导党员在践行“四下基层”、走好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注重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加强科普宣讲教育,常态化问需、问计、问效于民,注重回应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激发群众文化认同和参与热情,浓厚崇德向善的城市氛围。
  (作者单位:重庆市璧山区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