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本版导读

织密“保障网” 让企业和职工“双向奔赴”
重庆市潼南区总工会积极推进集体协商工作
文章字数:1,548
    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代表大会

  “以前觉得涨工资是老板说了算,现在工会组织协商,我们一线工人也能参与讨论。”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民丰化工)的职工李师傅拿着刚签订的集体合同,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份合同不仅提高了基本工资,还明确了夜班津贴、健康体检等福利,切实让职工们吃下了“定心丸”。
  这是潼南区总工会推进集体协商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潼南区总工会以“集中要约季”专项行动为契机,通过聚焦职工需求、规范协商程序、强化履约监督,让集体协商真正成为职工权益的“保障网”、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从“企业定”到“大家谈” 从“单一工资”到“多维保障”
  “过去,工资调整往往是管理层直接决定,职工只能被动接受。”民丰化工工会张主席坦言,“现在不同了,工资怎么调、福利怎么定,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坐在一起谈,最终形成双方都认可的方案。”
  今年3月,在潼南区总工会的指导下,民丰化工启动了新一轮集体协商。职工代表通过问卷调查、班组座谈等方式,收集了200多条建议,最终聚焦工资增长、夜班补贴、健康保障等职工最关心的问题。经过多轮协商,企业最终同意在重庆市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提高10%,并增设职称津贴和技能补贴,企业技师每月最高可多拿3800元。
  “协商不是‘走过场’,职工提出的合理诉求,企业都会认真考虑。”民丰化工工会蔡主席说,“比如夜班津贴,职工反映,原来的标准偏低,协商后,中班补贴提高到10元,夜班补贴提高到18元,大家都很满意。”
  事实上,集体协商不仅要谈“钱”,更要谈“权益”。为此,潼南区总工会在推动协商过程中,鼓励企业将职业健康、技能提升、创新激励等纳入协商范围,让职工获得更全面的保障。
  在民丰化工,除了工资增长,职工还成功争取到每年1000元的健康体检补贴。“化工行业对健康要求高,光有普通体检不够,现在企业额外提供专项检查,我们干活更安心。”职工刘大姐说。
  此外,企业还设立了“创新奖励金”,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一经采纳,最高可获得3000元奖励。今年以来,已有20多条职工建议被采用,为企业节约成本超500万元。“职工在一线,最清楚生产环节的问题,他们的点子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公司负责人表示。
  从“签完不管”到“全程监督”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签了合同,关键要落实。”潼南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为避免集体合同沦为“一纸空文”,潼南区总工会在企业建立了“工会+职工代表”的履约监督小组,每季度检查条款落实情况,并在厂务公开栏公示进展。
  “去年协商时答应提高高温补贴,今年夏天真的兑现了。”民丰化工职工小张指着工资条说,“工会还定期开会通报履约情况,我们心里有底。”这种“阳光协商”的模式,不仅增强了职工的信任,也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今年以来,民丰化工职工满意度达到98%,较去年提升6个百分点,劳动争议零发生。
  民丰化工的成效,吸引了潼南区内其他企业的关注。4月15日,潼南区总工会组织30多家企业负责人到民丰化工观摩学习。“原来集体协商真能实现双赢!”一家新建会的企业主感慨道,“职工待遇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跟着提升,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目前,潼南区已有12 家企业运用民丰化工的经验,开展规范化集体协商。与之同时,潼南区总工会还联合人社、工商联等部门,组建协商指导组,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流程辅导等服务,确保协商“谈得拢、签得下、落得实”。可以说,在今天的潼南,集体协商正成为企业与职工“双向奔赴”的桥梁,职工的心气顺了,企业的干劲足了,一幅劳资和谐、共赢发展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集体协商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寻找企业和职工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潼南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协商覆盖面,推动更多行业、企业建立“有事好商量”的协商机制,让职工权益更有保障、企业发展更有动力。
  通讯员 陈航 特约记者 何军林
发布日期: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