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本版导读

自己的夏天
文章字数:1,484
  朱琳芳
  又逢夏天。窗外的蝉鸣撕开了夏季的帷幕,阳光把大树的影子拉得老长,我坐在自习室靠窗的位置,指尖划过书页上的重点标记,忽然想起自大学起,能在家完整待过的夏天屈指可数。以前总觉得假期是理所应当的馈赠,直到后来被生活推着往前走,才发现连安稳地享受一段闲暇时光,都成了奢侈的念想。
  近来总被莫名的念头缠扰,尤其是在深夜合上书的间隙,台灯的光晕里飘着细小的尘埃,那些问题就会浮上来: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是按部就班地过一生,还是要去追寻些不一样的东西?一年后的我又会在哪里?我一边思索,一边慢慢往前挪。
  考研成绩揭晓至今这3年里,学生身份带来的鲜活和丰富生活却像一张无形的网,把我困在原地——我的状态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没有成长,没有突破,连眼里的光都渐渐黯淡了些。我急切地想要换一种身份生活而再次投入学习。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对新环境的向往,像一团火似地在心里烧着,让我太急切地想打破眼下的停滞,太想挣脱现状的束缚。
  人常说,别后悔自己做过的每一个决定,可我总忍不住在某个安静的瞬间回头望。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这些情绪就会交织在一起,让我辗转难眠,带着这样的矛盾入眠,成了这段日子的常态。直到后来,在一次次自我拉扯中才慢慢想明白:守住应试的能力很重要,保持对知识的敏感度,才是握住了翻盘的可能。
  于是这个夏天,继考研之后,我又一次踏上了备考路,白天在岗位上认真完成工作,晚上便一头扎进自习室,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书本里。
  旁人的夏天是冰镇汽水、晚风与假期,是和朋友去海边踏浪,是陪家人在家门口乘凉,而我的夏天,却只剩书桌、台灯与密密麻麻的笔记。清晨,天还没亮透,我就坐在四四方方的书桌前,直到深夜,自习室里只剩下零星几个人,键盘敲击声与翻书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动听的背景音,直到管理员来提醒要闭馆,我才收拾好东西,在寂静的宿舍走廊里慢慢往回走。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每到夜晚,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这些曾经在课本里学到的字句,就像一个个小生灵,在我清醒的意识里跳来跳去。我这样一遍遍地安慰自己、鼓励自己,直到倦意漫过思绪,才沉沉坠入梦乡。第二天醒来,哪怕眼睛里还带着血丝,也能凭着一股韧劲,带着满身力气,重新坐在书桌前。
  母亲的电话又如期而至,质问和关心交叉而来。我早知道,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忠实的陪伴者,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同行者。面对电话最终只化作一声轻轻的“哎!”万千思绪像细针一样,密密麻麻地缝进心里。
  昆明的夏天还是老样子,多雨,晴雨总在转眼之间切换,就像生活里的喜怒哀乐,来得毫无征兆。有时候,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阳光把校园里的树照得发亮,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芒,我坐在自习室里,偶尔抬头望向窗外,会忍不住拿起手边的书本扇两下风,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好像都被冲淡了些,也算偷得片刻的悠闲;可下一秒,天空就会阴沉下来,雷声从远处滚来,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形成一道雨帘。暴雨携着凉风扑来时,我又会暗自窃喜——幸好有这间自习室作为避雨的角落,幸好不用在风雨里奔波,幸好还能安安稳稳地坐在书桌前,不受打扰地学习。小时候总不懂大人说的“读书是件幸福的事”,那时候觉得读书是苦差事,要背枯燥的课文,现在才慢慢悟透这句话的含义:能有一整天不被外人打扰,不被杂事牵绊,心无旁骛地沉浸在知识里,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努力,原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又是一年夏天,我把所有的热情与精力都献给了学习。可我不觉得遗憾,因为我知道,我终会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夏天。
  (作者系昆明学院人文学院2023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发布日期: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