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以训助残”为残疾人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文章字数:921

□冉金鹭 贺伟 本报记者 刘辉 文/图
切菜、配料、调整火候、翻炒……8月25日,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2025年东西部协作—劳务协作项目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场,20余名残疾人学员正围站在操作台前,跟着老师的示范练习中式菜系烹饪。学员马春林端着自己刚刚炒好的青椒回锅肉,高兴地说:“从切菜到出锅,每一步都有技巧,学会了既能自己开店,也能去餐馆找活干!”这生动的实操场景,正是朝天区残联“以训助残”的缩影,如今当地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正通过技能培训走出自力更生的新路子。
今年以来,朝天区残联聚焦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创新推出“以训助残、以残带残、以资扶残”模式,通过精准培训、互助扶持与资金助力,为残疾人点亮就业创业的明灯。在近期开展的中式面点和中式烹饪技能培训中,老师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模式,从食材选料到火候控制、从面团发酵到造型设计,手把手传授实用技能,让学员快速掌握市场所需的就业本领。
“本来就在卖面食,想借培训把技术再提升一下,自食其力比啥都强。”学员熊宏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据了解,朝天区开展的这类培训紧密对接市场需求,既有适合开店的面点烹饪技能,也有贴合农村实际的种植养殖技术。今年累计开展6场培训,覆盖300余人,其中按摩培训班学员实现100%就业,不少人已在社区、养生馆站稳脚跟。
“不仅要教技能,更要扶上马送一程。”朝天区残联工作人员王岚介绍,针对残疾人就业难点,当地打出“组合拳”: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为100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联合农业银行推出“金融助残”项目,帮助59位残疾人获得授信贷款1118万元,解决创业资金难题;建成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吸纳23人灵活就业,辐射带动15人发展生产。数据显示,今年已精准赋能320名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发放就业创业补贴近35万元,让“技能变现”成为现实。
此外,在康复服务、权益保障等领域,朝天区同样成效显著:为29名0—6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288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完成47户困难家庭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在生活、就业等各方面都能感受到便利与温暖。
“有了手艺,日子就有了奔头。”下一步,朝天区残联将持续完善“培训+就业+扶持”链条,切实为残疾人就业创业保驾护航,让更多残疾人通过技能提升、互助扶持与资金助力,走出自力更生的新路子。
发布日期: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