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本版导读

2026年4月1日起,入企不亮码,企业有权拒绝接受检查
四川将全面推行“天府入企码” 给行政检查戴上“紧箍咒”
文章字数:1,692
  本报讯(唐瑶瑶 记者 黄韬)“自明年4月1日起,四川将在全省范围全面实施‘亮码入企’,未按规定出示‘天府入企码’的,企业有权拒绝接受检查。”这是记者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公室8月28日召开的“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全面推行‘天府入企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了解,试点推广“天府入企码”是四川响应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要求的具体行动。“天府入企码”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涉企行政检查全程透明、全程留痕、全程可溯、全程监督,力图从根本上遏制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运动式检查、以观摩等各种名义变相检查等乱检查问题,以实现规范行政检查和督促执法部门“当严则严、应检尽检”的双目标。
  “今年3月,四川已在眉山、绵阳、攀枝花三个市试点‘天府入企码’。”四川省司法厅厅长李丹表示,试点显示,“天府入企码”在规范检查行为、提升执法效能、增强企业法治获得感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比如,在实现检查主体和事项规范化方面,眉山、绵阳、攀枝花分别依法确认行政检查主体325个、486个、272个,清理后行政检查事项较清理前分别减少13%、10.8%、21.3%,确保检查主体和事项的合法性,有效遏制了随意检查;在推进“综合查一次”方面,“天府入企码”将不同行政执法主体针对同一企业,在相近时段内实施检查的事项进行整合,在不减少检查任务的情况下减少入企频次,三市检查缩减率分别为36%、32%、24%,企业迎检负担明显减轻。
  李丹还透露,四川将分两个阶段在全省全面推行“天府入企码”。其中,今年9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为试行阶段。在此期间,四川将实行“双轨制”,执法人员可凭行政执法证或“天府入企码”开展检查,各地各部门同步完善全省基础信息录入,并可根据试行中的情况,对系统进行完善;明年4月1日起为全面使用阶段,全省范围将全面实施“亮码入企”,未按规定出示“天府入企码”的,企业有权拒绝接受检查。“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将定期通报使用情况、视情况发布违规案例或约谈责任人等方式予以督促,确保这项工作落地见效。”
  今年6月,四川制定出台了《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从检查职权、执法标准、检查方式、监督评估四个方面提出了12项具体举措,着力构建“制度约束+科技支撑+协同监督”的治理机制。眉山、遂宁两地还积极探索执法与信用修复联动机制,实行“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告知的同步送达。截至本月22日,全省共收集问题线索1302条,已处理1199条,其中乱检查的是112件、执法标准不一致等加重企业负担的是72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113件,为企业挽回损失金额达到了2900余万元。
  下一步,四川将继续优化完善涉企行政检查机制,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相关链接
  南充市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创新推行“综合查一次”模式 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8月27日,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走进常丰农业有限公司开展“综合查一次”工作,标志着全县在创新监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此次检查采取“一次上门、查多项事”的方式,依托“天府入企码”开展扫码入企、线上留痕,对企业食品安全、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开展全面“体检”,彻底改变以往多头、重复检查的情况。
  “以前各个部门分批来查,我们得反复准备材料、陪同汇报,现在一次就完成多项检查,省时省力更省心!”常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为此点赞。检查过程中,各部门依托“4+3”清单(涵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要工业产品4类监管及价格、知识产权、计量认证3类服务),通过智慧监管APP实时录入数据,高效完成多项任务。同时,检查组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导企业整改,进一步提升执法温度。
  “综合查一次”模式通过企业风险信用等级分类(红、黄、蓝、绿四类),实施差异化监管,并结合跨部门联合机制及“天府入企码”数字化应用,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预计年度重复检查频次减少30%以上。此举措是该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创新,推动监管模式由“单打独斗”向“协同联动”、“执法监管”向“服务引导”转变,进一步为企业营造更加宽松、便捷、规范的发展环境。
发布日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