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篾途
文章字数:2,199
刘伦(四川)
霜色初染,草尖刚蒙上白绒,扁担已陷进父亲肩头。篾箩筐盛满竹器,暗夜里轻轻磕碰,簌簌低语。
这沉甸甸的箩筐,盛着的何止是竹器?分明是父亲无数个夜晚的辛劳。昏黄油灯下,那双手粗糙如老树皮,被竹篾浸得泛青。篾条在指间翻飞跳跃,“沙沙”细响间,竹篮、簸箕、筛子的雏形在膝头显现。他总爱哼着不成调的老歌,悠长的旋律与月光筛下的斑驳竹影应和,恍惚间分不清是祖父悬壶的药方,还是父亲哼唱的曲调。
三十里山路,父亲走了无数遍。扁担压成弯月的弧,篾货随颠簸摇晃,汗珠滚过瘦削的颧骨,砸进夜色。望着那弓形背影,恍见祖父也曾挑着满担篾货,父亲如我今日般紧随其后。祖父的腰背从未压弯,仿佛生来便与山石同质,坚硬得岁月都啃不动。
父亲曾说,祖父先前肩头压的是另一副担子——磨得油亮的药箱,装着银针草药,跋涉远村。无论药箱或篾货,祖父肩上压着的都是全家生计——如驮一座小山,翻山梁,过窄桥;唯有篾货轻碰的细响、粗重喘息,间或一声嘶哑咳嗽,裹着无法言说的疲惫,却又顽固支撑着,如山谷里经年不息的夜风。
至黄果垭,我们歇脚。垭口两棵巨大的黄果树在风中摇曳,风里飘着母亲的歌谣:“黄果树,黄果桠,黄果树上坐一家——爹打柴,娘纺纱,娃娃树下数花花……”父亲卸下担子,如一棵饱经风霜的黄果树。他用手背抹去额头的汗水,再掏出粗布汗巾,擦拭扁担两端被重担磨得发亮的地方。
箩筐边缘,篾条被绳索反复勒磨,已显单薄,细小裂缝如蛛网般蔓延。他俯身拔下几根坚韧草茎,手指灵巧穿梭,细心补塞、加固,如同填补生活的罅隙。
我的布鞋踏过湿润泥土,竟觉有微光一闪。低头看去,几朵淡金色竹花悄然绽放在脚印里,花瓣的纹理,依稀是某个冬夜母亲就着油灯补衣时留下的细密针脚。
日子原是一匹素白的布,被一草一茎、一针一线,绣成了花——母亲像只永不停歇的陀螺,天不亮起身,灶膛火苗映红脸庞,锅碗瓢盆碰撞是清晨最熟稔的交响。兄弟姊妹们,大的帮衬小的,喂鸡、拾柴、放牛……各有忙碌。稍得空闲便蹲在父亲身旁,看篾条如何在指间开花。
祖父默坐门槛晒太阳,偶尔指点父亲篾活,眼神专注沉静。那专注里,依稀还映着当年审视病患、斟酌药方时的神韵。布满老茧的手摩挲过篾条,仿佛号着竹子的脉息。祖母在窗下眯着眼,缝补着衣物,像给岁月打补丁。
日子清贫如水,可那忙碌有序的声响,昏黄灯光下的剪影,却总透着一股奇异的安稳与暖意。仿佛再大的风雨,也被这坚韧细密的日常之网,稳稳兜住。这网,是父亲指尖竹篾经纬的坚韧,是祖母缝进补丁里的时光,更是祖父悬壶济世时种下的那粒仁心,在岁月里悄然生根抽枝,庇护着屋檐下的方寸人间。
翻过垭口,走上山梁。天幕骤然低垂,墨蓝的穹顶缀满星斗,银河横亘,流淌着远古的清辉。山风在耳畔低啸,脚下蜿蜒的山路仿佛悬浮于星辰之间。
星光下,父亲脸庞模糊,唯有声音如温热的溪流:“过了山梁,就是平坝。”顿了顿,低沉平静的语调在寂静山谷漾开:“卖了篾货,给你妈扯块布,给你添鞋、买书。”
话语像从山坳里熬出的老糖,黏着月光下的汗渍、竹篾的青涩,还有他肩头压了半辈子的霜。星光映照下,我触到了父亲身上那山石般的力量——那是医者担当与篾匠坚韧在血脉里交融,凝成了风雨屋檐下最坚硬的脊梁。
山路崎岖,天地寂静,扁担吱呀。父亲哼起老歌,调子悠长低缓,带着泥土的浑厚与山风的清冽,在静夜里悠悠飘散。这调子,正是家中灯下他常哼的那支!歌声一起,仿佛将家中那份暖意、那份在篾条翻飞和锅碗碰撞中滋生的韧劲儿,也带到了寒夜山道。
这哼唱,如同当年祖父深夜出诊归来,对着星斗默念的话语,皆是对生活最朴素深沉的安抚。
调子如一根无形的线,牵引我,也牵引沉沉的担子,在星斗铺就的路上流淌。
夜色渐褪,东方渐白,终于抵达县城集市。山货篾器摊档前,已聚拢了些早起的乡邻。父亲寻块空地,取出箩筐里的篾货,一一摆好。竹篾泛着青黄光泽,筲箕篾条细密匀称,在熹微晨光里,透出朴拙坚韧的美。
他时而蹲下整理,时而直身,用期待又略显局促的目光,迎向那些驻足、挑剔地掂量竹器分量韧性的买主。买主挑拣摩挲,父亲目光紧随,喉结滚动;讨价还价声不高,如篾条弹动般在晨光里轻颤。
当一件竹器被认可、纸币落入掌心时,那紧抿的嘴角才松弛下来,皱纹里漾开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轻松。看着父亲专注又紧张的神情,我的心亦随之揪紧又放松。每一件篾货被拿起审视,都像在检阅父亲无数个灯下的心血。竹篾经纬里,浸润着他的汗水,也编织着我们一家人微薄的盼头。仿佛看见母亲抚着新布的欣喜,弟妹穿上新鞋的雀跃,灶膛里的火似乎也更旺了些……这片刻的讨价还价,竟牵动着山坳里小小屋檐下所有的目光。
镍币“当啷”落入箩筐底层的瞬间,那被买走的竹篓表面,篾条纹理间,有水波般的年轮一闪而过。恍惚间,竹篾深处,仿佛有祖父银针的寒芒与父亲篾刀的坚韧无声对话;淡淡的药香与清新的竹香在晨风里悄然纠缠,织成了新的、看不见的经纬。这份对生计的虔诚与一丝不苟,与祖父当年为病患切脉问诊、斟酌分毫药量的专注,隔着岁月长河,遥相呼应。
我分明看见,那些买走篾器的乡亲眼底,映着我家灶膛里跳跃的火光。
篾货终于各得其主。我们默默收拾空空的箩筐。
箩筐空了,扁担轻了,父亲和我一前一后往回走。空箩筐轻快地摇晃,发出细微欢快的摩擦声。父亲的背影恢复挺拔,如山脊耸立。
当最后一片晨露从草叶滑落,我忽然觉得,这绵延的山道,便是祖先以竹篾、药香、汗水和沉默的坚韧,为我们编织的脐带;而那看似空空如也的箩筐里,盛着我们来时路上,未曾熄灭的星光。
霜色初染,草尖刚蒙上白绒,扁担已陷进父亲肩头。篾箩筐盛满竹器,暗夜里轻轻磕碰,簌簌低语。
这沉甸甸的箩筐,盛着的何止是竹器?分明是父亲无数个夜晚的辛劳。昏黄油灯下,那双手粗糙如老树皮,被竹篾浸得泛青。篾条在指间翻飞跳跃,“沙沙”细响间,竹篮、簸箕、筛子的雏形在膝头显现。他总爱哼着不成调的老歌,悠长的旋律与月光筛下的斑驳竹影应和,恍惚间分不清是祖父悬壶的药方,还是父亲哼唱的曲调。
三十里山路,父亲走了无数遍。扁担压成弯月的弧,篾货随颠簸摇晃,汗珠滚过瘦削的颧骨,砸进夜色。望着那弓形背影,恍见祖父也曾挑着满担篾货,父亲如我今日般紧随其后。祖父的腰背从未压弯,仿佛生来便与山石同质,坚硬得岁月都啃不动。
父亲曾说,祖父先前肩头压的是另一副担子——磨得油亮的药箱,装着银针草药,跋涉远村。无论药箱或篾货,祖父肩上压着的都是全家生计——如驮一座小山,翻山梁,过窄桥;唯有篾货轻碰的细响、粗重喘息,间或一声嘶哑咳嗽,裹着无法言说的疲惫,却又顽固支撑着,如山谷里经年不息的夜风。
至黄果垭,我们歇脚。垭口两棵巨大的黄果树在风中摇曳,风里飘着母亲的歌谣:“黄果树,黄果桠,黄果树上坐一家——爹打柴,娘纺纱,娃娃树下数花花……”父亲卸下担子,如一棵饱经风霜的黄果树。他用手背抹去额头的汗水,再掏出粗布汗巾,擦拭扁担两端被重担磨得发亮的地方。
箩筐边缘,篾条被绳索反复勒磨,已显单薄,细小裂缝如蛛网般蔓延。他俯身拔下几根坚韧草茎,手指灵巧穿梭,细心补塞、加固,如同填补生活的罅隙。
我的布鞋踏过湿润泥土,竟觉有微光一闪。低头看去,几朵淡金色竹花悄然绽放在脚印里,花瓣的纹理,依稀是某个冬夜母亲就着油灯补衣时留下的细密针脚。
日子原是一匹素白的布,被一草一茎、一针一线,绣成了花——母亲像只永不停歇的陀螺,天不亮起身,灶膛火苗映红脸庞,锅碗瓢盆碰撞是清晨最熟稔的交响。兄弟姊妹们,大的帮衬小的,喂鸡、拾柴、放牛……各有忙碌。稍得空闲便蹲在父亲身旁,看篾条如何在指间开花。
祖父默坐门槛晒太阳,偶尔指点父亲篾活,眼神专注沉静。那专注里,依稀还映着当年审视病患、斟酌药方时的神韵。布满老茧的手摩挲过篾条,仿佛号着竹子的脉息。祖母在窗下眯着眼,缝补着衣物,像给岁月打补丁。
日子清贫如水,可那忙碌有序的声响,昏黄灯光下的剪影,却总透着一股奇异的安稳与暖意。仿佛再大的风雨,也被这坚韧细密的日常之网,稳稳兜住。这网,是父亲指尖竹篾经纬的坚韧,是祖母缝进补丁里的时光,更是祖父悬壶济世时种下的那粒仁心,在岁月里悄然生根抽枝,庇护着屋檐下的方寸人间。
翻过垭口,走上山梁。天幕骤然低垂,墨蓝的穹顶缀满星斗,银河横亘,流淌着远古的清辉。山风在耳畔低啸,脚下蜿蜒的山路仿佛悬浮于星辰之间。
星光下,父亲脸庞模糊,唯有声音如温热的溪流:“过了山梁,就是平坝。”顿了顿,低沉平静的语调在寂静山谷漾开:“卖了篾货,给你妈扯块布,给你添鞋、买书。”
话语像从山坳里熬出的老糖,黏着月光下的汗渍、竹篾的青涩,还有他肩头压了半辈子的霜。星光映照下,我触到了父亲身上那山石般的力量——那是医者担当与篾匠坚韧在血脉里交融,凝成了风雨屋檐下最坚硬的脊梁。
山路崎岖,天地寂静,扁担吱呀。父亲哼起老歌,调子悠长低缓,带着泥土的浑厚与山风的清冽,在静夜里悠悠飘散。这调子,正是家中灯下他常哼的那支!歌声一起,仿佛将家中那份暖意、那份在篾条翻飞和锅碗碰撞中滋生的韧劲儿,也带到了寒夜山道。
这哼唱,如同当年祖父深夜出诊归来,对着星斗默念的话语,皆是对生活最朴素深沉的安抚。
调子如一根无形的线,牵引我,也牵引沉沉的担子,在星斗铺就的路上流淌。
夜色渐褪,东方渐白,终于抵达县城集市。山货篾器摊档前,已聚拢了些早起的乡邻。父亲寻块空地,取出箩筐里的篾货,一一摆好。竹篾泛着青黄光泽,筲箕篾条细密匀称,在熹微晨光里,透出朴拙坚韧的美。
他时而蹲下整理,时而直身,用期待又略显局促的目光,迎向那些驻足、挑剔地掂量竹器分量韧性的买主。买主挑拣摩挲,父亲目光紧随,喉结滚动;讨价还价声不高,如篾条弹动般在晨光里轻颤。
当一件竹器被认可、纸币落入掌心时,那紧抿的嘴角才松弛下来,皱纹里漾开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轻松。看着父亲专注又紧张的神情,我的心亦随之揪紧又放松。每一件篾货被拿起审视,都像在检阅父亲无数个灯下的心血。竹篾经纬里,浸润着他的汗水,也编织着我们一家人微薄的盼头。仿佛看见母亲抚着新布的欣喜,弟妹穿上新鞋的雀跃,灶膛里的火似乎也更旺了些……这片刻的讨价还价,竟牵动着山坳里小小屋檐下所有的目光。
镍币“当啷”落入箩筐底层的瞬间,那被买走的竹篓表面,篾条纹理间,有水波般的年轮一闪而过。恍惚间,竹篾深处,仿佛有祖父银针的寒芒与父亲篾刀的坚韧无声对话;淡淡的药香与清新的竹香在晨风里悄然纠缠,织成了新的、看不见的经纬。这份对生计的虔诚与一丝不苟,与祖父当年为病患切脉问诊、斟酌分毫药量的专注,隔着岁月长河,遥相呼应。
我分明看见,那些买走篾器的乡亲眼底,映着我家灶膛里跳跃的火光。
篾货终于各得其主。我们默默收拾空空的箩筐。
箩筐空了,扁担轻了,父亲和我一前一后往回走。空箩筐轻快地摇晃,发出细微欢快的摩擦声。父亲的背影恢复挺拔,如山脊耸立。
当最后一片晨露从草叶滑落,我忽然觉得,这绵延的山道,便是祖先以竹篾、药香、汗水和沉默的坚韧,为我们编织的脐带;而那看似空空如也的箩筐里,盛着我们来时路上,未曾熄灭的星光。
发布日期: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