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本版导读

了解垃圾重生的奇妙之旅
德阳市开启“小手拉大手”环保分类第一课
文章字数:980
  □郑兰兰 李元丁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正值秋高气爽的开学季,四川省德阳市生活垃圾分类事务中心携手市生态环境局、市青少年宫、市城管服务中心以及市固废公司,共同开启了“小手拉大手”环保分类第一课活动。前期通过德阳市青少年宫官方公众号招募来的30组学生与家长,怀揣着对环保的热爱与好奇,一同踏上了解密垃圾重生的沉浸式课堂之旅。
  “垃圾变奏”:循环利用的奇幻漂流
  活动第一阶段,同学们乘坐大巴车,来到了德阳市有机质处置中心。这里不仅是德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德阳市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单位,宛如一座蕴藏环保知识的宝库。
  德阳市固废公司工作人员用充满童趣的语言,为同学们揭开了餐厨垃圾的“魔法旅程”。工作人员通过六个玻璃罐,展示了餐厨垃圾和市政污泥协作处理的奇妙蜕变过程,而一旁的家长们则对德阳市各类垃圾处理工艺和发展迭代产生了浓厚兴趣。
  走到宣教墙前,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揭示了垃圾未分类对大气、水源、土地等造成的严重危害。一组组惊人的换算公式更是让孩子们瞪大了眼睛:1吨废纸回收利用,相当于拯救了20棵树。
  学生家长看后感叹道:“原来我们随手丢弃的一次性餐具,都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被土地自然降解,看似普通的塑料饮料瓶、易拉罐,背后竟藏着节约资源、守护环境的密码。”大家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不仅是一种日常行为,更是一份社会责任,是对我们美丽家园的守护。
   “知识普及”:分类教育的三维课堂
  活动第二阶段,大家返回德阳市青少年宫,德阳市城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蒲公英”志愿讲师携手,结合垃圾分类趣味教具,为同学们科普了垃圾分类知识,讲解了《德阳市城市管理条例》中垃圾分类相关内容。
  接下来,来自德阳市生态环境局的老师带领大家开启“绿迹”环保手帐行动。制作手帐时,大家发挥自己的创意,使用各类环保贴纸装饰自己的笔记本。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升了学生对环保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有奖知识问答环节,小朋友们纷纷举起小手抢答问题,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回答正确的同学获得了“分类小卫士”徽章和环保冰箱贴等精美小礼品。
  本次活动让青少年们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系统知识,帮助大家提高了环保责任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与孩子共同思考、共同行动的伙伴,在倾听、问答和动手实践中,真切体会到“小手”如何拉起“大手”,“小手”如何协同“大手”发挥环保力量。
发布日期: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