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成都前8月经济继续保持“稳”的态势
文章字数:1,522
□本报记者 冯庄
今年前8月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
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20.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8%
全市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1.7%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2.8亿元,同比增长6.2%
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5.9%;线上消费潜力加快释放,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148.3亿元,增长24.5%
9月22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2025 年前 8月成都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前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2.8亿元,同比增长6.2%。
今年以来,成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进入下半年后,成都更加鲜明拼经济的导向,在深挖潜力、接续动能上下功夫、做文章,全力以赴攻坚三季度、决胜下半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上半年“稳”的态势。
工业基本盘稳 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增
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37个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20.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8%。
这种“稳稳”的增长,还可以从产线的运转效率上获得更进一步的感知——前8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83.3%,带动上游的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38.6%。
“今年上半年,我们累计产量12.12万台,产值超百亿元,产量产值同比增长,双双突破150%,预计全年产量21万台、产值达183亿元。”自从上半年的“成绩单”出来之后,四川领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就对下半年发展有了进一步明确的预期。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领克整体生产的智能化程度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开足马力冲刺全年目标。
这家企业的发展,亦折射出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的发展。据介绍,今年以来,一汽—大众捷达品牌焕新升级、东风集团新能源车型加速导入、吉利新能源整车基地全面启动,整车链主企业转型提质,有力带动汽车产业链零部件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落地增效,推动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突破下线,中创新航二期等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如果进一步追问增长的密码,记者发现其在持续做强汽车主导产业时,运用了“产业化项目”这个关键支撑。以产业链引聚项目,在汽车产业化项目落地、开工、焕新、投产的接力跑中,项目的落地转化实现了对重点产业发展的蓄势赋能,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投资。前8月,全市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1.7%。
消费品市场热 线上消费潜力加快释放
近日,成都仁恒置地广场,成都市内免税店的开业消息更新:预计于9月底至10月初开业。消息甫一出来,就引发关注,因为这是成都唯一市内免税店,在引入国际一线品牌商品的同时,将国货“潮品”纳入经营范围,助力“蓉品出海”。更重要的是,这是成都消费环境“国际化”的外化显现。
“在大运会、世园会等一系列国际赛事及展会赋能下,成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ChinaTravel’的热门目的地,入境游持续升温。承接文旅消费的核心商圈、零售物业,在政策引导下持续发力场景更新、品牌迭代,打造首店、市内CDF免税店等消费场景,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便利措施,进一步将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动能。”在世邦魏理仕华西区战略顾问部负责人邹丽娟看来,今年成都加快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特别是在暑期和成都世运会的带动下,进一步拉动入境游热度攀升,持续释放文体旅消费的“乘数效应”。
数据显示,前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2.8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部分升级类商品增势较好,金银珠宝类增长42.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5.9%;线上消费潜力加快释放,线上消费增速明显高于消费市场增速,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148.3亿元,增长24.5%。
此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作用继续显现,家电类、数码类零售额均实现快速增长。前8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9.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3.7%。
今年前8月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
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20.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8%
全市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1.7%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2.8亿元,同比增长6.2%
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5.9%;线上消费潜力加快释放,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148.3亿元,增长24.5%
9月22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2025 年前 8月成都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前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2.8亿元,同比增长6.2%。
今年以来,成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进入下半年后,成都更加鲜明拼经济的导向,在深挖潜力、接续动能上下功夫、做文章,全力以赴攻坚三季度、决胜下半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上半年“稳”的态势。
工业基本盘稳 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增
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37个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20.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8%。
这种“稳稳”的增长,还可以从产线的运转效率上获得更进一步的感知——前8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83.3%,带动上游的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38.6%。
“今年上半年,我们累计产量12.12万台,产值超百亿元,产量产值同比增长,双双突破150%,预计全年产量21万台、产值达183亿元。”自从上半年的“成绩单”出来之后,四川领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就对下半年发展有了进一步明确的预期。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领克整体生产的智能化程度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开足马力冲刺全年目标。
这家企业的发展,亦折射出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的发展。据介绍,今年以来,一汽—大众捷达品牌焕新升级、东风集团新能源车型加速导入、吉利新能源整车基地全面启动,整车链主企业转型提质,有力带动汽车产业链零部件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落地增效,推动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突破下线,中创新航二期等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如果进一步追问增长的密码,记者发现其在持续做强汽车主导产业时,运用了“产业化项目”这个关键支撑。以产业链引聚项目,在汽车产业化项目落地、开工、焕新、投产的接力跑中,项目的落地转化实现了对重点产业发展的蓄势赋能,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投资。前8月,全市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1.7%。
消费品市场热 线上消费潜力加快释放
近日,成都仁恒置地广场,成都市内免税店的开业消息更新:预计于9月底至10月初开业。消息甫一出来,就引发关注,因为这是成都唯一市内免税店,在引入国际一线品牌商品的同时,将国货“潮品”纳入经营范围,助力“蓉品出海”。更重要的是,这是成都消费环境“国际化”的外化显现。
“在大运会、世园会等一系列国际赛事及展会赋能下,成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ChinaTravel’的热门目的地,入境游持续升温。承接文旅消费的核心商圈、零售物业,在政策引导下持续发力场景更新、品牌迭代,打造首店、市内CDF免税店等消费场景,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便利措施,进一步将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动能。”在世邦魏理仕华西区战略顾问部负责人邹丽娟看来,今年成都加快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特别是在暑期和成都世运会的带动下,进一步拉动入境游热度攀升,持续释放文体旅消费的“乘数效应”。
数据显示,前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92.8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部分升级类商品增势较好,金银珠宝类增长42.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5.9%;线上消费潜力加快释放,线上消费增速明显高于消费市场增速,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148.3亿元,增长24.5%。
此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作用继续显现,家电类、数码类零售额均实现快速增长。前8月,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9.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3.7%。
发布日期: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