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青春点亮“美术馆之夜”
文章字数:858
□本报记者 李艳
10月22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摄影展览“美术馆之夜”公共教育活动在四川美术馆举行,近200名四川传媒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摄影专业的师生及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沉浸式观展,让这场艺术盛宴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据悉,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汇聚了近年来全国摄影创作的约290件优秀作品。展览内容跨度极大,从聚焦国家发展的军事国防、航天科技,到关照社会民生的民俗文化、百姓日常,再到自然生态与都市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地勾勒出新时代的壮丽画卷。
为了突破传统摄影展的边界,策展团队在形式上大胆创新。通过差异化尺寸设计、创新性无框装裱、灯箱呈现以及动态影像延伸等技术手段,让每一幅静态作品都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在无框装裱的巨幅都市作品前,大家驻足交流,“没有画框束缚,仿佛走进了画面里,更能触摸到城市变迁的温度”。
活动现场,策展人邹森为观展群体带来专业导览,不仅解读作品的构图技巧、光影运用,更深入剖析创作者如何以镜头为笔,将时代变迁与社会风貌浓缩于方寸之间。在重点展品区域,他特意停下脚步,引导大家近距离感受展览在形式创新上的巧思:作品大小的切换和色彩冷暖的搭配,带来了视觉的冲击和思绪的起伏;打破传统画框束缚的装裱方式,让观众仿佛置身城市变迁的实景之中,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作品既有宏大叙事的震撼,又有微观生活的温暖。”观展的高校师生表示,在“美术馆之夜”的独特氛围中,跟随策展人深入解读优秀摄影作品,既提升了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也更加坚定了用镜头记录时代、讲述身边故事的初心。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则表示,此次展览的专业导览不仅让他们更精准地了解参展作品,也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灵感,有效激发了创作的热情与活力。
这个夜晚,青春与艺术相遇,快门声与讨论声交织,美术馆不再只是展示艺术的殿堂,更成为激发创作灵感的现场。年轻学子们在这里收获的不仅是审美体验,更是对摄影艺术的深层理解,以及用镜头记录这个伟大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发布日期: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