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蓉落幕
文章字数:817
□本报记者 陶岚
10月29日晚,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颁奖典礼暨闭幕音乐会在成都举行。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音乐)授予陈燮阳、羊鸣。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等五部管弦乐作品,以及《光明》等五部民族管弦乐作品荣获作品奖。声乐(民族)、声乐(美声)、古筝、钢琴、民族弹拨乐、管乐(铜管)共六项表演类奖项悉数颁出。其中,四川交响乐团等乐团首演的大型主题交响曲《灯塔》荣获管弦乐作品奖,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沈晶晶、夏德奇、冯奥迪分别获声乐(民族)组、声乐(美声)组、古筝组表演奖。
闭幕音乐会由指挥家、中国音协副主席张国勇执棒贵阳交响乐团,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陈琳执棒成都交响乐团,与众多金钟奖评委、获奖选手、知名艺术家同台献艺,带来一场兼具艺术高度与情感温度的视听盛宴。
音乐会以《我的祖国》第一乐章《光荣与梦想》开篇,恢宏激昂的旋律为整场演出奠定庄重热烈的基调。随后,经典歌剧选段、器乐演奏轮番登场。知名歌唱家韩红演唱的《绒花》《天路》将气氛推向高潮,柔美深情与辽阔豪迈引发全场共鸣。音乐会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中落下帷幕。
本届金钟奖在评奖机制上进行了改革创新,恢复设立作品奖,增加表演奖,总奖数由20个增加至40个。11天的金钟时光,67场专业赛事、8台高水准音乐演出精彩呈现,16场音乐快闪点亮全城;372名青年精英同台竞技,106位专家层层选拔,1000多名音乐家倾情参与,30名“金钟之星”冉冉升起。
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赛事活动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理念,紧扣“时代金钟·华彩乐章”主题。本届金钟奖期间,主体赛事演出、配套产业座谈、人才对接、音乐快闪等系列活动相继举行,为优秀原创视听产品、数字音乐技术及创新应用提供合作机遇。蓉城新民谣原创音乐孵化基地项目等5个音乐产业相关项目签约,将落地成都。
作为中国音乐界的最高荣誉,金钟奖始终以“为人民歌唱、为时代创作”为宗旨,用音乐的力量传递文化自信,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音乐的魅力与温度。
(图片由组委会提供)
发布日期: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