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本版导读

宜宾市筠连县做好“竹”文章
绿了山坡 富了村民
文章字数:743
  □杨理 宋婷 本报记者 庞贵唐
  金秋“丰”味浓。眼下,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蒿坝镇龙坪村,青山绵延,竹林葱翠,1.5万亩方竹笋破土而出,村民们纷纷进山采收方竹笋。
  “目前,玉米等粮食已全部归仓,正好赶上竹笋采收季,方竹笋采收期在1个月左右,要想把这些大山的‘山珍’变成财富,还得抓紧时间。”笋农吴彦分每天一大早就拿着工具、背着口袋,穿梭在林间,傍晚才走出山林。
  蒿坝镇龙坪村平均海拔1300米,适合发展方竹笋产业。该村因地制宜引导当地村民先后发展方竹面积1.5万亩,村民方顺亲就是首批发展方竹的种植户。
  “5年前我们开始栽种竹子,县林业和竹业发展服务中心给了我们不少帮助,5年左右时间里,我们龙坪村八组栽种了大概2000亩方竹,前年产竹笋50吨,去年产竹笋70多吨。”方顺亲说。
  方竹是宝贵的林业资源,方竹笋因肉质肥厚、清香浓郁、口感鲜脆,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加上周期短、见效快,更能带来显著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龙坪村为了做好方竹这篇“竹”文章,以方竹笋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除了通过村组干部带头示范,还积极动员外出务工村民回乡创业,村民高家明就是其中之一。
  筠连县家明家庭林场负责人高家明介绍,他基地里的方竹已经投产8年左右了,今年,竹笋产量比去年高。
  据了解,龙坪村通过“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300余户村民发展方竹产业。如今,这些竹笋已经走出大山,远销省内外,成为当地群众的绿色“提款机”。
  “当前我们对竹笋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基地的科学化管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升竹林质量及产量;二是加强品牌培育,提升竹笋品质和品牌效益,提升竹笋价格,实现农民增收;三是加大招商招引力度,鼓励半成品加工,提升老百姓竹笋收入。”筠连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筠连现有竹资源17万亩,常年产竹笋2.2万吨,其中方竹7.8万亩,年产方竹笋1.1万吨。
发布日期: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