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本版导读

生态之城入画来
文章字数:1,181
  高琦(四川内江)
  四川内江,自唐代以来因种植甘蔗、盛产蔗糖而享誉世界,别称“甜城”。作为开发较早的巴蜀腹心城市,内江自古便有“川中枢纽,川南咽喉”之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人文底蕴。长江一级支流沱江绕城而过,造就了内江这座独具特色的“江中之城”“生态之城”。城市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既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又是一座生机盎然的山水园林城市。
  碧波清澈,“甜城湖”引来万余只水鸟栖息。2009年,天宫堂水电站的建成,是内江沱江流域治理的标志性事件。它抬高了城区段水位,形成了一个长21公里、面积约7150亩、蓄水量达3220万立方米的人工湖——“甜城湖”,使其呈现出“九曲十一弯”的动人美景。
  为打造好这张城市名片,内江充分利用沱江赋予的地理优势,投入巨资改善生态环境:在沿河两岸构筑防洪堤坝与人文景观,修建起7公里长的亲水步道与绿色景观带,并在湖边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进行生物净化。湖中的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逐步实现了自我调节和稳定发展。随后几年间,内江又陆续建成小青龙河、谢家河等沿线绿廊绿道和湿地公园39处,沿湖绿地面积达5500余亩。生态的持续改善获得了自然的馈赠。自2017年冬季起,以水质清澈、湖水丰盈、空气清新著称的“甜城湖”,引来了红嘴鸥、白鹭、绿头鸭、红头潜鸭等万余只珍稀鸟类在此游嬉、觅食。
  绿郁葱茏,生态山地公园鸟语花香。在乐贤半岛,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三元塔,雄峙江畔,历经千年,闻名遐迩。几年前,政府投资将岛内北起庙儿山、南至万里坡,绵延七千米、面积约两平方公里的山岭,打造成了环境宜人的塔山生态山地公园。
  走进公园复合绿道入口,一路南行,塔山风情小镇的木结构白墙青瓦民居、展览馆、石牌坊、青石广场,以及沱江右岸生态文化带和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铁新城楼宇,令人目不暇接。
  一年四季,公园内的玉兰、樱花、桃花、杜鹃、蓝花楹、桂花、木芙蓉、羊蹄甲、山茶、梅花、金菊、美人蕉等花卉次第吐蕊;常绿树木郁郁葱葱,红枫、银杏、梧桐、合欢等落叶乔木随季节变换着色彩。
  沿着雕刻有“梅、兰、竹、菊”图案的青石护栏与石板阶梯拾级而上,向三元塔山顶攀登。山高坡陡,途经茂密林地,随处可见散落的松果与山核桃。在枫树与青杠树的混交林中,微风拂过,泛红或枯萎的叶子翩然飘落。停下脚步,在葱茏林间深呼吸,顿感心旷神怡。
  近年来,经过翻新与亮化的三元塔,通体似白玉砌成,犹如擎天一柱,直插云霄。有知名诗人赞曰:“古塔凌空,三元胜景无双地;汉安耀彩,十里甜城第一峰。”
  鸟瞰沱江,碧波粼粼,一行白鹭扑腾着硕大的翅膀,从江面腾空,飞向半岛丛林。远方,高坝、白马发电厂的烟囱排放着经过处理的白烟,高铁跨江大桥熠熠生辉,古城与新区的建筑和谐共存,生动映照着民谣所描绘的“沱江三面绕城九曲十八弯,三元塔擎天一柱立河中间”的景观。一幅“城中有江、江中有城”的现代化大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发布日期: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