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四川出台《工作指引》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
文章字数:560
□本报记者 马工枚
11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引》)相关内容。发布会现场,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机关党委书记赵敏介绍,《工作指引》共5章20条,构建了总则统领、尽职定标、免责划界、认定保障的完整制度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指引》聚焦“怎么干才合规”,细化了成果转化单位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的19类尽职事项,为各类主体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同时,聚焦破解“干错了怎么办”,明确了15种免责情形和追责边界。在尽职前提下,因政策变化、市场波动、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导致转化不及预期,或已履行规范程序(如公示、第三方评估)仍出现争议的,可予以免责,切实区分“探索性失误”与“违规违纪行为”。
《工作指引》明确建立“内部认定+部门认定”的双轨程序。成果转化单位先开展内部认定,对存疑或有较大异议的,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会同省级主管部门调查核实,确保认定工作客观公正、有据可依。
此外,《工作指引》还明确了制定目的依据、“依法依规、勤勉尽责、容错纠错”的基本原则,界定了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适用主体范围,明确了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并明确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为解释部门,规定了文件实施时间及有效期,保障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11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引》)相关内容。发布会现场,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机关党委书记赵敏介绍,《工作指引》共5章20条,构建了总则统领、尽职定标、免责划界、认定保障的完整制度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指引》聚焦“怎么干才合规”,细化了成果转化单位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的19类尽职事项,为各类主体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同时,聚焦破解“干错了怎么办”,明确了15种免责情形和追责边界。在尽职前提下,因政策变化、市场波动、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导致转化不及预期,或已履行规范程序(如公示、第三方评估)仍出现争议的,可予以免责,切实区分“探索性失误”与“违规违纪行为”。
《工作指引》明确建立“内部认定+部门认定”的双轨程序。成果转化单位先开展内部认定,对存疑或有较大异议的,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会同省级主管部门调查核实,确保认定工作客观公正、有据可依。
此外,《工作指引》还明确了制定目的依据、“依法依规、勤勉尽责、容错纠错”的基本原则,界定了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适用主体范围,明确了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并明确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为解释部门,规定了文件实施时间及有效期,保障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发布日期: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