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本版导读

泉润乡愁 文兴乡村
四川省绵竹市玉泉镇奏响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乐章
文章字数:1,053
  □王虹 高明山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清泉潺潺润乡土,文脉悠悠聚人气。近年来,四川省绵竹市玉泉镇立足“天然泉眼富集区”生态禀赋与深厚民俗文化底蕴,以“水利+文化+产业”为核心路径,通过盘活生态资源、深耕文化IP、招引重大项目等举措,走出了一条“以泉为媒、以文塑魂、以旅富民”的融合发展之路,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玉泉镇拥有百余口天然泉眼,仅桂花村就有50余口,优质水资源成为文旅融合的核心密码。2025年7月,依托百年泉眼群打造的玉泉里正式营业,通过改造6口天然泉眼、整修道沟渠岸,将传统农业灌溉水源升级为文旅休闲复合型资源,迅速引爆夏日旅游市场。泉溪岸边,孩童踩水嬉戏、摸鱼打闹;竹林茶舍里,游客细品泉水香茗;“云里小坐·玉泉里”餐厅的落地窗前,田园诗意尽收眼底,日均接待游客近万人次,高峰时段超两万人次打卡。项目创新性构建“20余个消费摊位+民俗表演+亲子体验”的文旅消费闭环,不仅解决了周边农田季节性旱涝问题,更通过卫生维护、摊位经营等岗位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户均增收。
  文化是文旅融合的灵魂。玉泉镇深挖民俗文化内涵,将游庙会、民俗巡游、祭祀大典与马戏嘉年华、商品交易会相结合,舞龙舞狮、猜灯谜等传统活动轮番上演,杨厨子蒸菜、玉泉板鸭等特色美食飘香,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感受浓厚人间烟火气。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成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重大项目为文旅融合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以来,玉泉镇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达6.1亿元的乡村振兴项目,其中投资6000万元的农文旅综合体项目正式开工,将农业产业、农耕文化与休闲度假深度融合。投资5亿元的四川首家海水模拟鱼虾养殖项目采用智能化全封闭恒温循环水养殖模式,预计年产优质南美白对虾1.5亿至1.7亿尾,通过“村企合作”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30万元,实现生态养殖与文旅体验的双向赋能。按照规划,该镇还将推进民宿、餐饮等业态升级,把映月泉周边农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打造“泉水孕育庄稼”主题现代农业园区,构建“生态+产业+文旅”三维发展格局。
  从一口泉眼带火一个村,到一场庙会激活一座镇,再到一批项目撑起一个产业,玉泉镇以文旅融合为笔、以乡村振兴为纸,绘就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书写了“人和、业兴、民富”的发展篇章。该镇将持续深化“资源盘活、功能叠加、产业联动、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文化资源变成富民资本,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发布日期: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