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提升“一老一小”关爱服务质效
文章字数:745
□本报记者 李祥
今年以来,成都市新津区残联聚焦“精度、温度、广度”三个维度,持续提升“一老一小”关爱服务质效,助力“民生提质”攻坚。
聚焦服务“精度”,织密“一老”保障网。新津区残联围绕老年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服务、居家安全等多样化需求,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全年累计投入280余万元,资助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40人、医疗保险2488人次、人身意外伤害保险4669人,发放节日慰问金459人,提供辅具适配、白内障复明手术补贴及家庭医生增值服务2721人次。依托“微网实格”常态开展“敲门行动”“结对帮扶”,为107名独居老年残疾人提供定期探访、上门代办、安全排查与紧急救助服务,为养老服务精度切实增强。
聚焦服务“温度”,护航“一小”成长路。新津区残联持续完善“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服务链条,全年投入550余万元,为210名0至15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康复有效率超90%,家长满意度达95%以上。深化融合教育实践,为311名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自强助学金 35.8 万元,为219名残疾学生发放生活补贴13.14万元,支持129名残疾儿童实现随班就读或特校就读,为17名重度及多重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护幼服务温度不断提升。
聚焦服务“广度”,共筑关爱“同心圆”。新津区残联加强与民政、卫健、教育、人社等部门协作,推动“一老一小”信息共享与业务联动,“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实现5类11项具体事项融合式办理,累计办结141件。依托“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引导42家公益助残单位、113支志愿助残队伍参与服务,联动开展走访慰问、文化体育、亲子融合等关爱活动100余场次,惠及5000余人次,服务覆盖广度持续拓展。
新津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津区残联将持续深化“三个维度”服务内涵,进一步健全机制、拓展资源、提升效能,着力构建兜底有力、覆盖全面、优质高效的关爱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成都市新津区残联聚焦“精度、温度、广度”三个维度,持续提升“一老一小”关爱服务质效,助力“民生提质”攻坚。
聚焦服务“精度”,织密“一老”保障网。新津区残联围绕老年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服务、居家安全等多样化需求,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全年累计投入280余万元,资助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40人、医疗保险2488人次、人身意外伤害保险4669人,发放节日慰问金459人,提供辅具适配、白内障复明手术补贴及家庭医生增值服务2721人次。依托“微网实格”常态开展“敲门行动”“结对帮扶”,为107名独居老年残疾人提供定期探访、上门代办、安全排查与紧急救助服务,为养老服务精度切实增强。
聚焦服务“温度”,护航“一小”成长路。新津区残联持续完善“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服务链条,全年投入550余万元,为210名0至15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康复有效率超90%,家长满意度达95%以上。深化融合教育实践,为311名残疾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自强助学金 35.8 万元,为219名残疾学生发放生活补贴13.14万元,支持129名残疾儿童实现随班就读或特校就读,为17名重度及多重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护幼服务温度不断提升。
聚焦服务“广度”,共筑关爱“同心圆”。新津区残联加强与民政、卫健、教育、人社等部门协作,推动“一老一小”信息共享与业务联动,“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实现5类11项具体事项融合式办理,累计办结141件。依托“牵手‘福’蓉·双百双千”助残行动,引导42家公益助残单位、113支志愿助残队伍参与服务,联动开展走访慰问、文化体育、亲子融合等关爱活动100余场次,惠及5000余人次,服务覆盖广度持续拓展。
新津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津区残联将持续深化“三个维度”服务内涵,进一步健全机制、拓展资源、提升效能,着力构建兜底有力、覆盖全面、优质高效的关爱服务体系。
发布日期:202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