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本版导读

成都东部新区养马土陶新生
百年窑火炼就“区级非遗”
文章字数:735

  □贾亮 本报记者 李祥 文/图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加强成都东部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近日,成都东部新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正式公布。养马街道铁东社区报送的土陶制作技艺(养马土陶制作技艺)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脉络成功入选。
  养马街道位于成都龙泉山东麓、沱江中游,自古水运发达,曾是沱江流域重要货运集散地,因境内盛产棉花、白糖等,对储存物品的器具需求旺盛,催生了土陶制作技艺发展。据《简阳县志》《养马志》等书籍资料记载,养马土陶制作技艺迄今为止已有上百年历史。
  土陶制作技艺发源地紧邻养马街道禹王宫(成都市第十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及始建于清朝乾隆初期的养马街道水巷子,三者共同构成土陶制作技艺非遗项目、禹王宫古建筑与水巷子老街的“三位一体”文化群,成为集非遗活态传承、历史建筑保护与社区文化共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载体。
  近年来,养马街道铁东社区积极强化社区治理工作效能,围绕土陶制作技艺传承保护,除常态化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数十场外,还以辖区老旧房屋为基础,改造升级为占地约200平方米的养马土陶制作技艺博物馆。
  养马土陶制作技艺博物馆设展示区、制作区及活动区,实现非遗技艺传承、社区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功能融合,成为推动社区治理效能提升、促进非遗活态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共建的创新实践载体。
  据悉,养马街道铁东社区长期以来深入挖掘辖区土陶历史脉络,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全方位掌握土陶制作技艺在铁东社区的历史情况。此次土陶制作技艺(养马土陶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区级非遗项目,不但实现了养马街道非遗项目“零的突破”,更以非遗活态传承为切入点,成为铁东社区探索“文化+治理”模式的创新样本。
发布日期:202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