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生态为基产业为翼 林下经济“点绿生金”
文章字数:1,193
□唐釦 本报记者 魏彪
近日,走进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只见青山叠翠、林海茫茫,曾经沉寂的林下空间,如今已成为黄柏、淫羊藿、天麻等中药材的生长沃土,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
在乔庄镇大坝村,漫山遍野的淫羊藿绿意葱茏、生机盎然,种植户曹建波正带领10余名务工群众在林间除草。“大家加把劲!天气虽然炎热,但是除草可不能马虎。”曹建波一边叮嘱,一边分享种植经历。
“我种中药材已经有三年了,开始由于经验不足、缺乏技术,有一定亏损,但经过不断学习摸索,现在种植了淫羊藿25亩,黄柏、黄精、石菖蒲等其他中药材30余亩。”曹建波介绍,大坝村森林覆盖率近97%,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是野生淫羊藿天然的生长沃土,基地里25亩柔毛淫羊藿,正是村民从林下、沟边灌丛、山坡阴湿处采挖移栽而来。这种浑身是宝的中药材,茎、叶、根均可入药,药用价值极高,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她满怀期待地说:“今年可以采收部分淫羊藿,全部进入盛产期后,一亩可以产出300斤到500斤淫羊藿,按照目前市场行情来看,一亩可以收入1万余元。”
如今在大坝村,家家户户都投身于中药材种植,“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中药材产业正蓬勃发展,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剂“良方”,奏响了绿色发展与增收致富的和谐乐章。
“目前,我们大坝村累计种植天麻达20万棒,黄白2000亩,其他短期中药材如淫羊藿、黄精500余亩,仅药材收入这一项,人均可以增收5000元以上。”大坝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张文表示。
沿着盘旋的山路前行,便来到乔庄镇大屋林药“天府森林粮库”省级现代产业基地,这里一排排黄柏树高大挺拔、绿意盎然,微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种植户曹现清穿梭其间,仔细查看黄柏的生长情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种植黄柏树了,它市场需求大,价格稳定,管护还轻松,虽然只种了10余亩,但收入稳定又可观,还能守护这片青山。”曹现清说。
“考虑到农民工群体老年后的生计问题,我们创新提出‘森林银行’理念,即种下价值一元的黄柏幼苗,十年后预计能获得500元的收益,且黄柏基本能自然生长,不影响群众外出务工。”乔庄镇副镇长王建东介绍道。
依托这一理念,大屋村规模化、科学化种植黄柏,2024年,该村产出黄柏70余吨,产值达140万元,不仅提升了产业效益,还打响了特色品牌。
从大坝村到大屋村,当地的发展实践并非个例。近年来,当地按照“因地制宜、村村协同”原则,构建起了以黄柏为主导,淫羊藿、天麻等多品类中药材立体发展的“1+N”长短结合产业发展体系,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富民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三年,我们新种植黄柏1万余亩,发展淫羊藿、天麻等短期中药材3700余亩,中药材产业聚集区已具雏形。”王建东表示,接下来,该镇将在联农带农、科技赋能、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日,走进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只见青山叠翠、林海茫茫,曾经沉寂的林下空间,如今已成为黄柏、淫羊藿、天麻等中药材的生长沃土,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
在乔庄镇大坝村,漫山遍野的淫羊藿绿意葱茏、生机盎然,种植户曹建波正带领10余名务工群众在林间除草。“大家加把劲!天气虽然炎热,但是除草可不能马虎。”曹建波一边叮嘱,一边分享种植经历。
“我种中药材已经有三年了,开始由于经验不足、缺乏技术,有一定亏损,但经过不断学习摸索,现在种植了淫羊藿25亩,黄柏、黄精、石菖蒲等其他中药材30余亩。”曹建波介绍,大坝村森林覆盖率近97%,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是野生淫羊藿天然的生长沃土,基地里25亩柔毛淫羊藿,正是村民从林下、沟边灌丛、山坡阴湿处采挖移栽而来。这种浑身是宝的中药材,茎、叶、根均可入药,药用价值极高,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她满怀期待地说:“今年可以采收部分淫羊藿,全部进入盛产期后,一亩可以产出300斤到500斤淫羊藿,按照目前市场行情来看,一亩可以收入1万余元。”
如今在大坝村,家家户户都投身于中药材种植,“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中药材产业正蓬勃发展,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剂“良方”,奏响了绿色发展与增收致富的和谐乐章。
“目前,我们大坝村累计种植天麻达20万棒,黄白2000亩,其他短期中药材如淫羊藿、黄精500余亩,仅药材收入这一项,人均可以增收5000元以上。”大坝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张文表示。
沿着盘旋的山路前行,便来到乔庄镇大屋林药“天府森林粮库”省级现代产业基地,这里一排排黄柏树高大挺拔、绿意盎然,微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种植户曹现清穿梭其间,仔细查看黄柏的生长情况,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种植黄柏树了,它市场需求大,价格稳定,管护还轻松,虽然只种了10余亩,但收入稳定又可观,还能守护这片青山。”曹现清说。
“考虑到农民工群体老年后的生计问题,我们创新提出‘森林银行’理念,即种下价值一元的黄柏幼苗,十年后预计能获得500元的收益,且黄柏基本能自然生长,不影响群众外出务工。”乔庄镇副镇长王建东介绍道。
依托这一理念,大屋村规模化、科学化种植黄柏,2024年,该村产出黄柏70余吨,产值达140万元,不仅提升了产业效益,还打响了特色品牌。
从大坝村到大屋村,当地的发展实践并非个例。近年来,当地按照“因地制宜、村村协同”原则,构建起了以黄柏为主导,淫羊藿、天麻等多品类中药材立体发展的“1+N”长短结合产业发展体系,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红利,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富民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三年,我们新种植黄柏1万余亩,发展淫羊藿、天麻等短期中药材3700余亩,中药材产业聚集区已具雏形。”王建东表示,接下来,该镇将在联农带农、科技赋能、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