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海上日出
文章字数:1,221
林钰涵
以前我认为,海上的日出一定是这样的景象:金黄的太阳从地底爬上海平面冉冉升起,如水墨晕开一般,将光亮从天海相接的地方,缓缓顺着波涛悠悠荡荡推至岸边,再蔓延到天边。然后天边才会露出火烧一般绚烂的红云;微风轻轻拂过,告诉酣睡的渔民,新的一天已然来到。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夜幕笼罩着的海,穿过没有亮月照耀的林荫小路,脚底下踩着沾满湿沙的青石板。石板浸润透了带着粗盐气息的海风,从间隙挤着爬出发霜一样的青苔和长条杂草,有时从凉鞋的露面间抚过光着的脚背,在脚底积上一层厚厚的水汽。还未到沙滩就已经湿了半个脚,索性直接将拖鞋随意地拎在手上,踩着湿涩的沙砾向前走去。前方的路是晦暗的,茫茫看不见尽头,只能听见海浪拍岸的声音,如同轻轻地哼着幽怨而悲哀的歌。这歌声又给阴湿的环境勾上了幽暗的氛围。我不禁将头转到身后,一个灰黑的影子拖在后跟。
猛然看见前方迸发出一丝惨白的光,我知道那是孤岸边旋转的灯塔,心里一阵欣喜,知道自己离海岸已愈来愈近了。于是我拎着拖鞋一路轻快地向前奔去——果不其然便豁然开朗:一望无垠的粗沙砾沙滩上聚堆着几块巨大的黑色礁石,一直绵延到海岸线的东西两边;礁石与礁石之间是滩死水洼,沉沉的没有一丝生气,里面爬着灰色的瘸腿的蟹,正病恹恹地在漂浮的垃圾间撕扯着什么。灰暗的浪花被礁石的锋芒劈开,散成泛白的银碎泡沫,在砾石上留下湿润的深色印记,远处的海与天灰蒙蒙分不清边界。
渐渐地,极远的地方升起一抹青白色的微光,薄薄的一层,像绸衣的纱,将地平线隐隐约约勾勒出一条暧昧不清的灰白的线。浪的波涛一下就泛起了粼粼的光点,像是碾碎的灰钻混着珠光的粉末被撒入水面。我的心怦怦地跳着——太阳即将升起来了。先是最远的地方淡淡地出现了雾面的橙色,紧接着急速从地平线向上晕开,整片天空一下由暗沉浓厚的墨蓝色染成带着暖意的淡橙色,天边的几抹淡色的云瞬间镶嵌上了灰橙色的边,一下子显现出清晰的轮廓来。天空颜色的变化是灵巧的手法,变得极其灵敏而微小。我紧盯水天相接的地方,只见天边飘着的云越来越亮,地平线正中心突然冒出了金亮的光,然后迅速向四面八方绵延生长。
没有与海水的缠绵悱恻,没有与地面拖泥带水的依依不舍,海上的日出是如此干脆利落、气势磅礴,是如此令人惊讶于天地间微妙而默契的合作,这是再伟大的文学家也塑造不出的巨匠之作。我终于明白,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为何人们将早晨看得如此重要,我也不再迷茫为何新生的太阳是诗人们青睐的意象。原谅我拙劣的笔触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如此浩大且震撼的排场,因为自然的秘密是不允许渺小的人类自以为是地撰写它的画像。
走向来时的林荫小道,不觉与之前有任何相同。咸咸的海风卷着零碎的阳光,已悄然为每一片绿叶穿上了新衣。沙滩上野蛮生长的牵牛花羞涩地摇着头开了——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优雅而羞涩地绽放自己带着芬芳的笑颜。
心中竟是一阵说不出的畅快。我带着无限的畅想,一根手指勾着凉鞋的鞋跟,脚踏暖洋洋的沙砾,一阵轻快地甩着长发向前跃去。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24级17班18)
以前我认为,海上的日出一定是这样的景象:金黄的太阳从地底爬上海平面冉冉升起,如水墨晕开一般,将光亮从天海相接的地方,缓缓顺着波涛悠悠荡荡推至岸边,再蔓延到天边。然后天边才会露出火烧一般绚烂的红云;微风轻轻拂过,告诉酣睡的渔民,新的一天已然来到。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夜幕笼罩着的海,穿过没有亮月照耀的林荫小路,脚底下踩着沾满湿沙的青石板。石板浸润透了带着粗盐气息的海风,从间隙挤着爬出发霜一样的青苔和长条杂草,有时从凉鞋的露面间抚过光着的脚背,在脚底积上一层厚厚的水汽。还未到沙滩就已经湿了半个脚,索性直接将拖鞋随意地拎在手上,踩着湿涩的沙砾向前走去。前方的路是晦暗的,茫茫看不见尽头,只能听见海浪拍岸的声音,如同轻轻地哼着幽怨而悲哀的歌。这歌声又给阴湿的环境勾上了幽暗的氛围。我不禁将头转到身后,一个灰黑的影子拖在后跟。
猛然看见前方迸发出一丝惨白的光,我知道那是孤岸边旋转的灯塔,心里一阵欣喜,知道自己离海岸已愈来愈近了。于是我拎着拖鞋一路轻快地向前奔去——果不其然便豁然开朗:一望无垠的粗沙砾沙滩上聚堆着几块巨大的黑色礁石,一直绵延到海岸线的东西两边;礁石与礁石之间是滩死水洼,沉沉的没有一丝生气,里面爬着灰色的瘸腿的蟹,正病恹恹地在漂浮的垃圾间撕扯着什么。灰暗的浪花被礁石的锋芒劈开,散成泛白的银碎泡沫,在砾石上留下湿润的深色印记,远处的海与天灰蒙蒙分不清边界。
渐渐地,极远的地方升起一抹青白色的微光,薄薄的一层,像绸衣的纱,将地平线隐隐约约勾勒出一条暧昧不清的灰白的线。浪的波涛一下就泛起了粼粼的光点,像是碾碎的灰钻混着珠光的粉末被撒入水面。我的心怦怦地跳着——太阳即将升起来了。先是最远的地方淡淡地出现了雾面的橙色,紧接着急速从地平线向上晕开,整片天空一下由暗沉浓厚的墨蓝色染成带着暖意的淡橙色,天边的几抹淡色的云瞬间镶嵌上了灰橙色的边,一下子显现出清晰的轮廓来。天空颜色的变化是灵巧的手法,变得极其灵敏而微小。我紧盯水天相接的地方,只见天边飘着的云越来越亮,地平线正中心突然冒出了金亮的光,然后迅速向四面八方绵延生长。
没有与海水的缠绵悱恻,没有与地面拖泥带水的依依不舍,海上的日出是如此干脆利落、气势磅礴,是如此令人惊讶于天地间微妙而默契的合作,这是再伟大的文学家也塑造不出的巨匠之作。我终于明白,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为何人们将早晨看得如此重要,我也不再迷茫为何新生的太阳是诗人们青睐的意象。原谅我拙劣的笔触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如此浩大且震撼的排场,因为自然的秘密是不允许渺小的人类自以为是地撰写它的画像。
走向来时的林荫小道,不觉与之前有任何相同。咸咸的海风卷着零碎的阳光,已悄然为每一片绿叶穿上了新衣。沙滩上野蛮生长的牵牛花羞涩地摇着头开了——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优雅而羞涩地绽放自己带着芬芳的笑颜。
心中竟是一阵说不出的畅快。我带着无限的畅想,一根手指勾着凉鞋的鞋跟,脚踏暖洋洋的沙砾,一阵轻快地甩着长发向前跃去。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24级17班18)
发布日期: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