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大医精诚 从“流程优化”到“患者心优”
文章字数:1,564

近年来,重庆市忠县兴峰乡卫生院(以下简称:兴峰乡卫生院)坚持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着力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切实保证医疗安全;始终坚持改革与创新,完善医疗服务监管机制,规范医疗行为;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处置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全面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扎实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使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医疗质量先行 保障辖区患者安全
医疗质量是医院品牌和患者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兴峰乡卫生院严格依法行医,规范诊疗行为,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严格落实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建立健全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深入开展病历和处方点评工作,大力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强化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把医疗质量摆在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院医疗质量明显提高,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该院制定了业务学习及人才培养计划,安排医务人员轮流到县级医院进修学习。在院内,由院长和骨干医生每月组织业务培训,尤其是发挥党员医生的模范表率作用,发挥以老带新作用,借助医共体县中医院及医联体忠州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力量,邀请县级专家到院开展讲座、坐诊、查房、指导等工作,通过这些工作的积极实施,有力地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入院前急救是一种紧急处理和保障生命的行为,也是考验医疗水平是否过硬的刚性指标。为在紧急情况下提供迅速的救援,该院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对医护人员开展院前急救培训及演练,提高了急救人员业务技能,掌握了院前急救流程,积累了急救经验,院前急救能力明显提升,并针对性配置急救设备及急救药品,保障正常运行。
同时,该院充分发扬中医特色,发挥中医康复优势,对全院中医技术人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中医药诊疗技术水平,拓宽了中医诊疗服务范围。据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运用针灸、推拿、拔罐、贴敷、中药熏蒸、电针仪、中频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设备进行康复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有效地缩短了治疗疗程,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提升服务亲和力 提高患者满意度
亲和力是医护人员的基本素养,更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兴峰乡卫生院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抓手,规范护理操作,加强临床护理管理,强化护理人员“三基三严”训练与考核,强化分级护理质量管理,切实提高基本护理和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建立了符合护理专业特点的护士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连续性、整体性、协调性,有效地保障了护理安全。走进医院住院部病房,可以看到病床基本满员。一位正在接受住院治疗的范姓患者竖起大拇指说:“这里的医生护士很和气,在给我们输液时,宽慰我不要紧张,放平心态,不光是技术过硬,对待病人就像对待亲人一样,需要检查治疗和换药物时,医生护士好像随时守护在身边,根本不需要我去按闹铃,我感到十分满意。”
为了让患者感受到服务的温暖,该院主要负责人说:“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落实各项便民服务措施,让患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加强文明服务管理,要求各科室使用文明用语;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要明显提升,病人就医体验要明显提升。继续优化家医签约服务流程,健全管理考核制度,以家庭医生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医防融合,带动我院医疗业务持续发展。同时,提高全院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及防范处置能力。”
下一步,兴峰乡卫生院将坚持党建引领,狠抓作风建设。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狠抓意识形态管控,找准为民服务的发力点和落脚点,激发活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向党员看齐,向先进看齐、推动全院职工争先进、比奉献、拼实干、促发展。
通讯员 李晓平 王思斌 特约记者 许天位
发布日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