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山水瑞元 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文章字数:3,321

□本报记者 冯庄 实习记者 秦智城 文/图
越西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面积2256.47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175个村(社区),总人口39.1万,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近年来,越西县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按照“低成本、微改造、精治理”的思路,一体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打造出一批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乡土味浓、颜值高的美丽乡村。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越西县大花镇瑞元村在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供销社”)的定点帮扶下,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推动产业升级,持续推进乡村发展、建设与治理各项工作。以“山水瑞元,和美乡村”为愿景,探索出了一条帮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有效路径。
党建引领聚合力 擘画振兴新图景
2024年9月12日,省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蔡邦银在越西县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在县委、县政府主导下,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合力将瑞元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与乡村振兴示范村。
大花镇党委书记李晓洪表示:“在瑞元村和美乡村建设中,省供销社充分发挥了定点帮扶牵头部门和托底性帮扶协调联络单位的职责优势,起到了关键作用。省供销社领导高度重视,与镇村两级干部一同现场调研、反复沟通,最终确定了建设项目。选派驻村的干部也是有远见、有思路、能力强的精干力量。”
大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配合省供销社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镇人大主席直接参与的工作专班,全力支持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
产业升级强根基 激活乡村新动能
2023年6月,省供销社直属四川省贸易学校干部明亮主动请缨,赴越西县大花镇瑞元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到任后,明亮立即深入村民走访调研。面对村内产业少、就业渠道窄、村民增收难等现实问题,他深知产业是强村之本、致富之源,迅速将情况向省供销社驻越西帮扶工作队汇报,拟定帮扶计划,核心是提升瑞元村产业基础,让村民有活干、有钱赚。
在省供销社党组和大花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帮扶举措陆续实施。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可持续产业的情况,明亮积极协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盘活闲置资产,以资金带动原有养殖企业,激发内生动力,并通过入股合作实现固定分红。此举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还带动了本村群众就近就业。同时,依托消费帮扶、入股分红、房屋租赁等多元方式,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增收。
明亮还协调帮扶单位到村开展“送温暖”活动,邀请成都中医药大学专家为困难群众现场问诊,受到村民好评。
此外,省供销社机关及四川省商贸学校、省贸易学校党委与4个派驻第一书记的村党支部结对,建立“月度督导+季度评比”机制,提升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水平。明亮所在的瑞元村试点“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柔性引进12名专家,培育5名返乡创业青年,其中2人创办了家庭农场。
李晓洪介绍,随着产业基础逐步成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暨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竣工后,将极大改善居住环境,带动文旅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瑞元村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50余人通过务工增收40余万元,10余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
瑞元村村干部曲木说布感慨,这些数字是村内150多户居民以往难以想象的“历史性突破”,相信瑞元村的发展道路将越走越宽,村集体经济将再上新台阶。
明亮表示,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省供销社与越西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树牢“一切工作到村级党组织”的意识,一体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规划、建设、发展与治理有机融合。通过党建月会、民情恳谈会等载体,把政策导向、发展方向与群众意愿结合,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意识,为乡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群众基础,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一系列务实举措应运而生。在省供销社党组全力支持下,特邀专家制定了《瑞元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规划》,并完成项目施工规划。项目通过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推进,由越西县农投集团牵头建设。县级财政投入23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民宿、农家乐、茶舍、农产品展销中心等。省供销社2024年出资186.31万元帮扶资金,今年又追加35万元,用于推进为农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解决村委会活动室和供销社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问题。同时,配套35万元专项资金,改造学校围墙、厕所及为农服务中心设施。
明亮透露,规划围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以打造个性化、特色化乡村为抓手,聚焦提升乡村旅游质量、擦亮品牌、提高效益,推出以自然山水、田园风貌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形成“山水瑞元”网红村,让游客体验田园农耕、乐享生态美景。同时,引入外部技术力量,整合周边资源,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目前,瑞元村域内重要节点和村民集中区域正在重点改造。原始街巷实行“留改拆”并举,完善街巷空间,拆除部分偏房与围墙,退让适宜尺度,将街道拓宽,扩宽总长度1200米;对12条巷道进行增补梳理,梳理后共计15条巷道。
拓宽后的主干道通行更加便利。改造后的瑞元村将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生态田园农耕游新业态。
瑞元村的新面貌还得益于越西县委、县政府“留住乡愁”的建设理念。李晓洪和明亮均提到,在建设过程中,省供销社与大花镇党委、政府坚持尊重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保留村庄肌理,不搞大投入、不搞“形象工程”,避免反复折腾,努力实现活动、文化、绿化三大空间有机融合、整体提升,推动乡村提“颜值”、增“底色”、升“品质”。
具体包括: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聚焦村寨整体风貌与定位,优化升级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推进户内“六改” —— 改住房、厨房、厕所、庭院、圈舍、储物间,配齐必要家具家电;持续开展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排乱倒、乱牵乱挂、乱涂乱画整治,为群众营造整洁、优美、卫生、功能齐全的居住环境。
瑞元村示范工程见雏形 和美乡村入画来
秋日的大凉山深处,凉风习习。走进大花镇瑞元村,粉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沿为农服务中心向山边前行,青石板街道与石砌房屋渐入眼帘,房前屋后的烟叶和果蔬园让村庄生机盎然。平坦整洁、纵横交错的入户路、入组路,将家家户户紧密联系在一片无形的网格中,自然环境与村落建设完美融合,既保留传统风味,又实现环境美化。
村中街道上,身着“农文旅投”工作服的工人正在粉刷新民舍的门楼与围墙。粉饰一新的墙面装饰着木质窗户,漫步青石街道,宛若行走在古镇景区。
曲木说布介绍,今年5月,越西县大花镇瑞元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暨2025年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正式开工,主要包括改建扩建农特产品售卖中心,新建农业观测点、农文旅展销中心,改造集散广场,提升生产用房功能,开展雨水管网治理、拓宽产业路等基础设施。以此为基础,推动产业融合,打造“一村一品”。
在项目开工前,面对村民“修路让地吃亏”“拆烤烟房厨房影响生计”“祖屋难舍”等复杂诉求,明亮配合镇村干部,学习借鉴县内其他先进乡镇的创新方法,迎难而上,聚焦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堵点痛点,发动亲友劝说、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辈协调以及干部反复上门讲政策、摆道理、算长远账,最终打消了群众顾虑,赢得了配合,保障了拆墙扩路等项目顺利实施。
现场施工的越西县“农文旅投”项目负责人陈小波表示,瑞元村村道沿线房屋、围墙拆除进展顺利。拆除围墙、铺设地下雨水管道后,原本狭窄的道路变得宽敞。目前主要进行的是涉及150多户的农舍外墙改造美化。
“我们这里以前土坯房多,脱贫后建了不少砖瓦房,但路窄又坑洼,下雨天出门一身泥。现在搞和美乡村建设太好了,路宽了、外观美了,听说以后还能搞民宿赚旅游钱,想想就开心。”68岁的一组村民倪培兰兴奋地说。
明亮透露,大花镇瑞元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5.3万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20万元,进一步提升区域交通通行能力、推动产业升级、改善民生,为大花镇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李晓洪表示,大花镇与省供销社在瑞元村蹚出的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让古村落焕发出新生机。他们将依托已建成的瑞元村、斯觉村两个示范村项目及和美乡村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开发民宿户外体验营地;加快斯觉村苹果园农旅产业融合进度,为“嶲州花园”旅游名片夯实基础,为越西实现追赶型、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贡献大花镇力量。
发布日期: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