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本版导读

万里携子入青川 一片仁心写大爱
—— 记杭州市西湖区援川医生赵俊洁
文章字数:1,821
    赵俊洁医生正在为患者做检查

  清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诊室门口,已陆续有患者等候。诊室内,赵俊洁医生正耐心地为患者把脉问诊,语气温和,眼神专注。这样的场景,自她今年7月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来到青川,已成为日常。
  赵俊洁是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主治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一名从四川南充走出去的医者,今年7月,她怀着对故土的深情,积极响应东西部协作号召,来到青川开启为期10个月的帮扶工作。
  举家援川 一份跨越山海的抉择
  刚来青川时,赵俊洁的孩子刚满10个月,这份牵挂,让她的援川决定做得并不轻松。
  “最放不下的就是孩子。”她坦言,“而且我爱人是军人,常年不在家。来青川,就意味着要把我们的小家也一起搬过来。”
  然而,反哺桑梓的初心让她义无反顾。“我是四川人,又先后在成都、杭州工作,这样的经历让我更加清楚两地医疗的差异。”她说:“想到我爱人在保卫国家,我在家乡守护健康,我们虽在不同战场,但信念相通。正是这份情怀和责任,让我下定了决心。”
  帮扶之路,始于情怀,成于坚守。从杭州到青川,不仅是地理的跨越,更是工作与生活的全面重构。
  “过程确实比想象中更辛苦。”赵俊洁回忆,除了要适应新环境,还要平衡工作和母亲的角色,语言沟通、诊疗习惯、工作流程等差异,更是她要一一闯过的“关卡”。
  “刚来时,有些老年患者说的方言我听不太懂,需要同事帮忙‘翻译’,还有两地的药材库和诊疗习惯都有不同,我需要重新熟悉和调整方案……这些都是来之前没有想到的具体挑战。”赵俊洁说道。
  在这条并不轻松的路上,家人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为让她全心投入帮扶工作,赵俊洁的父母毅然随她来到青川,担起照顾外孙的责任。
  “我们老家在四川,对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赵俊洁的母亲说:“女儿想为家乡做点事,我们支持她。我们来带孩子,让她安心工作,也算是为家乡和青川的医疗事业出份力。”
  技术落地 留下“带不走”的医疗力量
  怀揣着赤子之心,赵俊洁迅速投入工作。帮扶期间,赵俊洁不仅承担门诊任务,更将“传帮带”作为核心,通过临床带教、病例讨论、专题培训等方式,帮助青川本地医师提升诊疗水平。
  7月以来,她累计接诊患者600余人次,开展业务培训6场,参与义诊与技术推广10余次,成功推动多项中医适宜技术落地,有效提升了科室在体重管理、慢性病与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干预能力。
  “完善体重管理门诊流程后,我们一起发现了想来减肥,却一直忽略自己是高血压、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赵俊洁分享道,“引入西湖区的成熟经验,就是想让青川本地医生掌握系统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便我们离开,他们也能在这个基础上越做越好。”
  她的专业与温度,也被患者与同事真切感知。患者何静感慨:“赵医生对每个人都特别细心,为我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症状明显缓解了。我们相处得像朋友,她是一位有温度的医生。”
  青川县中医医院的赵垚军医生也表示深受启发:“赵老师不仅传授技术,更带来了诊疗思路的突破。她分享的辩证思路与内外治法结合策略,让我们受益匪浅。而她对待患者的耐心与对专业的严谨,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浙川同心 绘就健康帮扶新图景
  一份跨越山海的牵挂,一颗反哺桑梓的初心,正转化为扎根故土的医疗力量。接下来的几个月,赵俊洁计划在青川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继续完善亚健康门诊和专病门诊建设。“带教过程也是自己积累经验的过程。”她说,“未来无论在哪里,都希望通过专业精进,帮助更多人。”
  赵俊洁的故事,是东西部协作中无数帮扶干部的缩影,更是浙川两地情深意长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西湖区与青川县持续深化医疗卫生协作,通过派驻专家、开展“门诊+病房+实训”三维帮扶、构建“6+6”医疗机构结对网络、创新“云端会诊”“空中课堂”数字协作模式、组建“流动健康驿站”等方式,精准对接“青川所需”,倾力奉献“西湖所能”。
  协作成果逐步显现:近一年来,西湖区累计选派近10名医疗专家赴青川,带教医护超1000人次,助力8名青川骨干赴杭州研修,开展惠民活动服务群众超1500人次。同时推动建成青川县慢性病管理中心,实现门诊与住院量双增长;引入的肠癌早筛与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也为当地群众筑起坚实的健康防线。
  展望未来,西湖-青川东西部协作挂职医生严颖华表示,将更加注重“造血式帮扶”,立足两地实际,从提升医疗能力、完善服务体系两方面发力,助力青川打造重点专科和特色医疗,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次中心,携手构建“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谋发展、实现共赢”的新格局。
  唐釦 文/图
发布日期: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