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党建红引领新农潮
文章字数:918
□本报记者 李鹏飞
近年来,四川省什邡市供销社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紧扣“党建聚合,供销为民”工作思路,深度融入全市“新农人”培育五年计划,创新“党建+人才+产业”培育模式,通过建强组织堡垒、搭建培育平台、优化服务生态,持续推动乡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示范效应更加凸显。
党建聚合力,构建引才“强磁场”。什邡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将供销网络优势与人才政策红利深度融合,打造全方位引才体系。联合村(社区)党委、专业合作社建立人才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发布土地流转、闲置农房、涉农岗位等“农业产业机会清单”,精准对接返乡大学生、创业青年等人才需求。从系统内选聘3名党性强、懂农业、善经营的党员骨干,通过政策宣讲、经验分享、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引才服务,积极落实《鼓励引导人才返乡入乡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十条措施》,以政策温度增强人才归属感。
党建搭平台,打造育才“孵化器”。以党组织为核心,构建多层次、精准化的新农人培育体系。整合供销社社属企业技术骨干、本地“土专家”等师资力量,定期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开设规模种植、农产品电商、法律法规等特色课程。创新“点单式”培育模式,通过党员“供销员”走访调研,收集新农人在生产技术、财务管理、品牌运营等方面的需求,针对性开展培训4期,赋能新农人240余人次。借助数字化助农平台,在供销助农驿站设立共享直播间,指导新农人开展直播带货15场,单场直播最高观看人数超2000人,带动农产品销售3000余斤。
党建优服务,筑牢留才“暖心巢”。坚持以党建促服务提升,构建“政务服务+供销”融合的留才生态。在雍城街道、蓥华镇等2个便民服务综合体设立“供小二”党员服务岗,为新农人提供工商注册、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一站式”服务,累计办理业务200余件。发挥社属金穗会计公司专业优势,为58家新农人创办的合作社提供代理记账、项目包装等服务,助力24家合作社成功申报示范社。针对新农人发展需求,联合农业农村局,依托什邡市农商银行开发“新农人保险”“新农人贷”等特色产品,让新农人干事创业有保障。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加强媒体报道、推广成功经验,进一步激励新农人群体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真正成长为“兴农人”。
近年来,四川省什邡市供销社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紧扣“党建聚合,供销为民”工作思路,深度融入全市“新农人”培育五年计划,创新“党建+人才+产业”培育模式,通过建强组织堡垒、搭建培育平台、优化服务生态,持续推动乡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示范效应更加凸显。
党建聚合力,构建引才“强磁场”。什邡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将供销网络优势与人才政策红利深度融合,打造全方位引才体系。联合村(社区)党委、专业合作社建立人才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发布土地流转、闲置农房、涉农岗位等“农业产业机会清单”,精准对接返乡大学生、创业青年等人才需求。从系统内选聘3名党性强、懂农业、善经营的党员骨干,通过政策宣讲、经验分享、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引才服务,积极落实《鼓励引导人才返乡入乡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十条措施》,以政策温度增强人才归属感。
党建搭平台,打造育才“孵化器”。以党组织为核心,构建多层次、精准化的新农人培育体系。整合供销社社属企业技术骨干、本地“土专家”等师资力量,定期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开设规模种植、农产品电商、法律法规等特色课程。创新“点单式”培育模式,通过党员“供销员”走访调研,收集新农人在生产技术、财务管理、品牌运营等方面的需求,针对性开展培训4期,赋能新农人240余人次。借助数字化助农平台,在供销助农驿站设立共享直播间,指导新农人开展直播带货15场,单场直播最高观看人数超2000人,带动农产品销售3000余斤。
党建优服务,筑牢留才“暖心巢”。坚持以党建促服务提升,构建“政务服务+供销”融合的留才生态。在雍城街道、蓥华镇等2个便民服务综合体设立“供小二”党员服务岗,为新农人提供工商注册、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一站式”服务,累计办理业务200余件。发挥社属金穗会计公司专业优势,为58家新农人创办的合作社提供代理记账、项目包装等服务,助力24家合作社成功申报示范社。针对新农人发展需求,联合农业农村局,依托什邡市农商银行开发“新农人保险”“新农人贷”等特色产品,让新农人干事创业有保障。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加强媒体报道、推广成功经验,进一步激励新农人群体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真正成长为“兴农人”。
发布日期: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