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兴产业 隆根基 昌民生 盛气象
文章字数:1,188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11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隆昌专场,中共隆昌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任伟聚焦“兴隆昌盛”存在的时代意义,用生动的解读描绘出一幅“产业隆昌、靓丽隆昌、幸福隆昌”新画卷。
兴产业 让“老树”嫁接上了“新枝”
发展工业,隆昌一方面抓好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让“老树”嫁接上了“新枝”。隆昌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结构件做到了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西南地区首条小龙虾预制菜生产线,让鲜美的“川南早”稻田虾走向全国、四季飘香。另一方面,抓好新兴产业,围绕车载屏、笔记本显示器等配套需求,着力打造成渝地区新型显示细分领域的重要一极。
深耕农业,依托川内首个以“稻渔”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隆昌全力做好“中稻+再生稻”的特色文章,再生稻亩产连续6年刷新川南次适宜区最高产纪录。年产1.28万吨的稻田虾,占全省市场七分之一。
做优文旅产业,“三古之旅”串联起国内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明清石牌坊群,神秘奇幻的“中国古堡活化石”云顶古寨,以及风光旖旎的“川南明珠”古宇湖,让隆昌处处有风景、时时可游玩。
隆根基 177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在城市更新行动中,隆昌“里子”“面子”一起抓。整合资金13亿元,让177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惠及2.4万户居民。同时,系统改造雨污管网,整治了229处错混接点,努力让老城区告别起步早、设施差的“城市病”,隆昌也因此获评省级城市更新重点城市。
在农村,隆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发动全民参与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改造了5万多户农房、将近500个聚居点,拆除了上千处危房违建和废弃棚舍。创新“拆旧留权”,建起了近7500个“微田园”。针对农村群众关心的用水问题,隆昌整合16个乡镇水厂实现县域供水一体化运营,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95%,中心镇周边村落供水稳定性达100%,群众喝上了更稳定、更干净的自来水。
昌民生 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对于教育,隆昌聚力“优质均衡”,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教育,让隆昌子女不远走他乡求学。近三年,隆昌市投入经费超23亿元,依托全省首批示范高中隆昌一中构建“小初高”贯通培养体系,携手成渝名校共建教育共同体。
聚焦“健康守护”,隆昌推动医疗强市建设,组建隆昌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两大医共体集团,有序推进医疗次中心梯次建设,加快打通县域医疗信息“孤岛”,构建覆盖城乡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
盛气象 创新建立川渝毗邻协同机制
作为全省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隆昌聚焦区域协同和营商环境双轮驱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同方面,创新建立川渝毗邻协同机制,通过共建园区、要素跨区域流动、社保医疗跨省通办等27项省级赋权,打造一体化样板。
营商环境方面,推行“拿地即开工”“企业开办一件事”极简审批,使项目最快6个月达产;实施“企业宁静日”“首违不罚”柔性监管,企业获得感持续提升。
发布日期: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