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本版导读

重庆市忠县马灌镇中心小学校:
诗词喷发芳香 启迪学生心智
文章字数:1,483
    忠县马灌小学校园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的历史瑰宝,它源远流长,语言精辟,启迪心智。近年来,重庆市忠县马灌镇中心小学校(以下简称“马灌小学”)以此为突破口,以诵读古诗文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求学生诵读大量的古典诗文,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文学知识、表达能力、审美情趣。
   让古诗文在校园处处散发清香
  马灌小学在环境布置上力争处处体现古诗文特色:教室品格墙、走廊、楼道配以“二十四”节气、古诗词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牌。班级板报、学校板报等均有古诗文方面的知识,校园广播、课间铃声蕴含古诗词,让学生处于一个浓浓的古诗文环境中。该校充分利用班级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让爱好画画的学生把学到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绘成诗图等。每个小组每周解读一首古诗,对于好的作品给予鼓励,并定期展示。各班结合实际开辟“诗歌园地”,报道本班活动情况,发表诵读体会,通报诵读成果等。
  该校诵读会分为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发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并有接力赛、抽卡赛等种类。各班主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与学生合作、竞争、交流,发现典型,树立身边的榜样。每学期期末举办一次全校性古诗文诵读展示、竞赛评比活动。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不断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受到古文化的浸润,并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学古诗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诗还原于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在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应的警句、诗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警句、诗句内化,让古诗文的清香沁人心脾。
  让古诗文教化孩子们的心智
  为了切实把古诗文打造成独特的教学特色,马灌小学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诗歌飘香”领导小组。2023年秋季,该校依托“诗歌飘香”特色活动,倾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诗歌飘香”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后,学校为每一位学生发放了“诗歌存折”,鼓励孩子们熟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孩子们选出语文书中自己喜欢的古诗,用一双双巧手和五彩的画笔,把自己体会到的诗的意境和情感变成生动鲜明的图画。一幅幅妙趣横生的作品,情景逼真,富于诗意,诗与画融为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了童真和创意。孩子们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进行大胆的创设,将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流入笔端,汇入纸上,植入心间。
  “一诗一画,诗画同源。”孩子们通过诗配画,更好地理解了诗的意境,诗便不再是远方。同学们的作品画面色彩和谐、线条流畅、构图饱满、主题鲜明、诗与画融为一体,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流畅的线条,清丽的画风,工整的书写,让人喜爱。一首首诗跃然纸上,如灵动的音符敲击着孩子们的心灵,变成一幅幅颇有意境的画卷。同学们的作品或浓墨重彩,或清新淡雅,或动静结合,或人景相衬,诉说着孩子对诗意的追寻。通过古诗文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建立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启迪学生的心智。
  “诗配画”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马灌小学的孩子们定会以此为起点,热衷研读品悟经典,传承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素养,丰富生命内涵,进一步积淀书香校园的文化底蕴。
  通讯员 伯晓华 文斌武 毛昌于 特约记者 许天位
发布日期: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