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我送儿子上大学
文章字数:1,920
  又是一年开学季,刚入秋,儿子便要远赴外地读大学。我未曾踏入过全日制大学的校门,此番送他入学,倒也生出几分“借光”体验校园生活的期许来。
  儿子是今年四川“3+1+2”新高考物理类考生,最终被南方一所公办本科院校录取。填报志愿时,他心心念念的专业是电子信息技术,在填报的四十多个志愿里,这个专业始终是他的首选。可命运偏偏有这般巧合,他最终被金融工程专业录取。同事们得知后打趣道:“这不就是子承父业吗?多好的缘分啊!”我们虽有几分意外,却也笑着坦然接受了这份“不期而遇”。
  开学的日子愈发临近,妻子成了家里最忙碌的人。从挑选结实的行李箱、购置称心的手机电脑,到比对床单的花色、整理四季衣物,再到牙膏牙刷、毛巾、洗面奶这些琐碎的日用品,她都一一清点、细细筹备,忙得脚后跟不沾地,却始终带着笑意,直到临行前,所有行李终于收拾得妥妥帖帖。
  九月的蓉城,秋阳正好,空气中飘浮着丹桂的淡淡清香。9月8日上午九点半,我们搭乘的航班准时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飞机冲破云层,攀升至万米高空,透过舷窗望去,云海茫茫,就像一片无边无际的白色秘境,正等着儿子去探索、去闯荡。此刻的飞机,正像儿子的名字“泊宇”那样,穿云破雾,翱翔宇宙。
  机舱里,乘务员轻声询问邻座的小伙子:“先生,您想喝点什么?”“橙汁,麻烦倒在我的杯子里。”他说着递过一个塑料杯,杯身比飞机上的纸杯大了近一倍。这些细微的举动,倒也成了旅途中一段有趣而难忘的小插曲。
  经过两个半小时,飞机平稳降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走下舷梯,南国的暑气扑面而来,却并非像我们所想象的那般燥热难耐,反倒带着一丝海风的湿润,让人觉得心情舒畅。刚到机场出口,便看见二叔早已等候在那里,熟悉的笑容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
  其实此番绕道厦门再去福州,我们藏着一个心愿——拜见二祖父、二祖母。已近鲐背之年的二祖父,今年先后做了两次手术,如今身体正慢慢恢复,我们一家人都为他高兴。儿子到福建读书,我们既然来了,若不先去看望长辈,总归是失礼的。二祖父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一辈子投身祖国的石油化工事业,淡泊名利,廉洁自律,是家里人人敬重的长辈。他定居厦门快四十年了,带儿子去见他,一来是想让儿子学会尊敬长辈、懂得感恩,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未来要走向何方;二来是盼着儿子能从老一辈身上学到他们的优秀品质,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往后才能不忘初心,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见到亲人,格外亲切。两位老人见到我们,甚是高兴。他们虽年事已高,却依旧精神矍铄,容光焕发,耳聪目明,说起话来条理清晰,十分健谈。他们先是详细询问家里人的身体状况,而后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们年轻人啊,首先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免谈;其次一定要抓紧学习,尤其是要学习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当今社会,不懂AI,早晚要被时代甩在后面……年轻人只要好好把握住机会,将来前途无量。”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让我们茅塞顿开。
  在厦门待了两天,11日下午五点,我们乘动车抵达福州,离儿子的学校又近了一步。13日清晨八点,我们便匆匆起床,带上行李,陪着儿子去学校报到。从酒店打车到学校,不过半小时车程。车子先到学校西北门,值班保安笑着说:“新生报到直接去宿舍楼那边就行。”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过了两个红绿灯,终于到了报到点。
  此时的校园里,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渐渐多了起来,各个学院都拉起了鲜红的迎新横幅,五颜六色的标语看得人眼花缭乱。我们在横幅间慢慢行走,眼睛极力搜索着“金融工程”四个字,终于在“金融学院”的横幅下找到了目标。没多久,对接儿子的志愿者也来了,验完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等证件后,我们跟着志愿者一同前往宿舍楼,并在宿管处登记、领取了宿舍钥匙。
  《增广贤文》中有言:“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推开宿舍门,果然印证了这句话。外省一位同学的父母已经在帮孩子铺床单、整理书桌了。儿子选好自己的床位后,我们也立刻动手,铺床、叠被、摆放行李,不到一个小时,小小的床位便收拾得整整齐齐。本想再到学校里转转,看看他们的教室、图书馆、运动场,还有他们的食堂,可是福州太热了,加之时间也不允许,只好把它作为下次再来福州的理由吧!
  到了该离开的时候,我们顺路去学院超市,帮儿子挑了洗脸盆、垃圾桶和纸巾。付钱时,我和儿子四目相对,心里忽然涌上一股酸涩:明明不想走,却知道必须走;明明看得出他也想留我们多待一会儿,却只能把话咽在心里。我强压着情绪,又叮嘱了一遍临行前说过的那“三句话”:“好好读书,提升本领,把硬实力练扎实;学会做人,融入集体,把软实力提上去;守住底线,遵纪守法,把自控力握牢固。”他背着沉重的背包,轻轻点头,拉长声音说:“晓得。”我怕再多说一句就会忍不住了,只好扭头快步走出了超市。
发布日期:2025-10-24